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人資銀行/人力派遣 誰是贏家?

【經濟日報╱伊娃兒‧撒布】

高變動的市場環境,讓企業更強調經營的「彈性」,近年來紛紛採用人力派遣的方式度過景氣寒冬,降低雇用成本及資遣費。然而,台灣對於勞動派遣並無相關法令控管,如何釐清派遣員工、要派公司及派遣公司三者的權利義務,進而創造三贏局面,仍是台灣政府和企業眼前的重要課題。

根據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於4月中至4月底,針對旗下會員進行台灣「企業運用勞動派遣員工(人力派遣)現況調查」發現,受訪的250家企業中,約有131家公司聘用勞動派遣員工,且採用人力派遣的主要考量分別為:縮短招募徵選的時間,以及提高用人的彈性。

曾經任職電信業人資部門主管的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副理事長鍾文雄表示,當時公司選擇採用勞動派遣人力,成本是最大的考量。同樣職務、同樣資歷的員工,若聘用勞動派遣的員工,一年可以為公司省下三到四個月的薪資。

用人彈性可提高

在製造業,企業採用人力派遣的角度就不同。「『用人的彈性』,是我們最在乎的因素。」鼎元光電科技人力資源部資深經理尤瑞彰強調,科技業深受景氣起伏變化的影響遠,為了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員工任用的彈性一定要高。

取代性高、學習曲線低的職務是企業聘用勞動派遣的優先選擇,套用在一般企業,則以行政職為主,如人力資源、總機、秘書等工作內容多為例行性公事的職務;若以產業別來看,金融業和製造業最常聘用勞動派遣員工的職務,分別為客服人員和線上作業員。

人員素質難掌控

任用約聘人員最大的問題是,人員素質可能不符期望。尤瑞彰表示,優秀的人才有機會都會尋求正職的工作,因此即使公司願意給付相同的待遇,但變動性高的派遣職務常面臨無法找到優秀的人才。

派遣人員同工不同酬,造成企業管理負擔。根據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的調查,採用勞動派遣員工的企業大都僅提供基本的勞動福利,如勞健保、教育訓練、勞退金提繳,多數的勞動派遣員工是無法享有分紅入股、撫卹金等福利。

調查結果也顯示,由於無法享有相同的薪資福利,當企業聘用勞動派遣員工時,最常面臨的管理問題分別為歸屬感低、流動率高;薪資福利比正職員工差,會有比較與不滿的心態;難以融入企業文化。

鍾文雄表示,薪資福利不均等所產生的不滿情緒,常反映於派遣員工的工作態度,如多數的派遣員工對於工作比較消極、不求表現,對於企業的認同和投入也較低,也因此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還包括機密資料外洩,以電信客服人員為例,就有可能竊取客戶資料。

人員管理更用心

為了減少「比較心態」,降低管理上的衝突,將正職和派遣人員分開管理,是企業常採用的做法。

以製造業來說,由於派遣人員大都以工廠作業員為主,因此就會將正職和派遣的人員分為不同的生產線集中管理。在電信業,則將正職和派遣的客服人員分成不同樓層,減少比較的機會,並降低互相影響的程度。

近幾個月,全球金融海嘯導致許多勞動派遣的勞工被優先解雇,而產生家庭、社會問題,勞動派遣問題再次浮上檯面。

有人認為應該全面禁止勞動派遣,以保障勞工權益,但在省成本、高變動的環境下,企業似乎也無法避免聘用派遣勞工。

必須設管控單位

面對兩難的窘境,相關法令懸而未定,反而造成派遣員工、要派公司以及派遣公司三者間的權利義務難以界定,讓勞工成為要派公司以及派遣公司間互踢的皮球。

鍾文雄表示,目前勞動派遣最大的問題是政府沒有一個權責單位管控派遣公司,導致市場上派遣公司良莠不齊。

他表示,如果大勢所趨無法避免勞動派遣,就應正視目前的勞動派遣問題,透過政府立法規範派遣公司、要派公司與派遣勞工之權利義務關係、派遣契約性質與期限、職業災害認定與補償等議題,讓派遣員工也可享有和正職員工一樣的保障,重拾職場尊嚴。

【2009/06/04 經濟日報】

創新策略/產品垂直延伸 鞏固品牌強度

【經濟日報╱梁瓊如】

香奈兒(Chanel)是掌握產品垂直延伸精髓的佼佼者,產品線完整自高級訂製服、高級珠寶、化妝品香水、甚至腳踏車全系列產品垂直延伸,除了滿足顧客全方位需求外,更以完整產品線垂直延伸,築成綿密防禦線,防堵單一功能競爭對手進入已掌握的特定客層,鞏固品牌強度。

香奈兒最重要的關鍵資源是創辦人Coco Chanel對美感獨特創意,所創造出的許多品牌辨識度高的品牌經典元素,以及創辦人出身寒微卻能成為20世紀初,時尚產業唯一能與男性爭霸的女性,充滿傳奇性的品牌精神。

香奈兒的顧客價值主張因著Coco Chanel以柔克剛的行事風格,而定位為「世界上有很多公爵,可是只有一個香奈兒」,品牌精神在屬於女性的細膩裡藏著特立獨行的自信。

穿著香奈兒的女性宛如孤傲的山茶花,特殊的定位吸引著嬌柔背後充滿著強烈企圖心的貴客。

產品垂直延伸最重要的成功關鍵因素,在原有的客層是否能認同及接受現有品牌的核心價值,或現有的顧客價值主張延伸至功能迥異的新產品,因而愈靠近現有商品線的產品垂直延伸,愈容易被原有客層接受。

在爭取顧客認同不同功能的新產品時,香奈兒巧妙運用將品牌經典元素轉化為關鍵資源,喚醒顧客心中的潛在需求。

香奈兒將關鍵資源與顧客價值主張緊密結合,就可以在既有的利潤公式,以逐步擴充的關鍵流程,執行產品垂直延伸創新,看似大膽前進產品垂直延伸,卻隱含著精密布局。

香奈兒的產品延伸雖然十分完整,但每一項產品垂直延伸皆未脫離現有品牌的核心價值或現有的顧客價值主張,反而以產品線擴散來強化品牌強度。

關鍵在於香奈兒扣緊鮮明品牌定位,將品牌的核心價值轉化為品牌經典元素,將經典元素以關鍵資源之姿,無所不在運用在產品垂直延伸的每一項新產品當中,不但成功將品牌核心價值延伸至新產品,更巧妙創造出與現有既存它牌產品無法相容的「排他效果」。

當香奈兒一旦推出充滿著經典元素的垂直延伸的產品,穿著香奈兒訂製服的貴客,會立即發現其他品牌不同功能的現有產品,因為缺乏相同的香奈兒品牌經典元素,反而顯得不夠具整體感,巧妙凸顯其他品牌與香奈兒特立獨行鮮明風格系列無法相容。

因著無法相容,單一產品被香奈兒垂直延伸新產品取代的機會大增。

香奈兒不但有機會以垂直延伸滲透至不同功能的新產品市場,更有可能立即擠下原有市場的既存競爭對手,此即為「產品垂直延伸的排他效果」。

一旦產品垂直延伸成功並造成排他效果,等於為香奈兒王國再攻下一城。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創新策略規劃辦公室執行長)

【2009/06/05 經濟日報】

The One 讀書會/理性與感性的V型反轉

【經濟日報╱劉邦初】

The One同仁讀過的《無印良品的改革》一書,清楚描述出一個日本企業如何從2000到2002年營收急遽下滑危機中,運用企業改革力量,讓營收奇蹟式地V型反轉,並建立今日無印良品的版圖及品牌形象。

書中分析無印良品在早期急速成長後所發生的種種問題,包含領導階層的快速更替、員工擁有的技術與知識無法轉為企業資產共享,及公司在尚未建構出合適的組織架構時,貿然擴大營運所造成的慘痛後果。

無印良品深刻檢視當時挫敗的諸多原因,痛定思痛後,以堅定的執行力作出實際的改善措施,我看見一個有能力自省的企業,令人敬佩。

在所有的改善措施中,我特別提出幾項跟大家分享。

首先它大膽借助其他企業長處,補己之短,包括與山本耀司服裝公司合作服裝設計,進行服裝商品大革新,設計委由山本耀司進行,行銷由無印良品負責;以及延攬許多世界知名設計師,為其創造符合品牌調性且具創新性的「World MUJI」商品。

而新產品開發透過網路社群經營方式,獲得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意見以及募集心中理想商品,開發出至今持續暢銷的懶骨頭沙發;也透過消費者居家使用情境實際訪談,發現新商品的可能性;另外,更啟動全新展店策略,以「設店基準書」來選擇與規範新據點等新做法,使企業從商品開發到庫存管理皆透明可見,可用數據做管理。

我個人深刻的感受是,看似以文化、感性為基底的文化創意生活產業,其實需要有科學、數據的經營管理手法,作為背後支撐。感性品牌背後的理性邏輯,是無印良品能重振旗鼓的重要原因。經營文化創意生活產業的品牌,需要有效地分析、瞭解消費者需求,依據數字判斷市場,企業經營才能夠長遠。

台灣的美學經濟與文創產業是政府、民間都寄予重望的一塊新版圖,台灣的文創產業是否有能力應付快速成長後所需應付的企業組織化與管理議題?許多以創意為出發的設計、文創同業們,若要持續成長,不可忽略書中的種種提醒。

日本的生活產業進步速度總是快台灣約五年,無印良品所面臨到的美學生活產業的經營與市場問題,可為我輩眾人提供一面明鏡。

(作者是生活風格產業The One執行長)

【2009/06/04 經濟日報】

專案話題/專案意涵與失敗主因

【經濟日報╱邱伯浩】

我在板橋某國立大學開「專案管理」課程,有大學部、在職生也有證照班,上課剛開始,為了讓學生更了解專案,幾乎花了許多時間在討論什麼是專案、專案為何失敗?因為「專案管理」課程是教導如何成功完成專案,但是如果不了解何謂專案內涵及專案失敗的原因,就不容易知道專案管理的實質內涵。

我問在職生,何謂專案?我那些在企業服務的學生,看了坊間專案管理的書,告訴我「專案就是在一定時間,為了特定目標,一次性的工作」,或工作上有冠上「專案」兩字的就是了。但這些說明往往不容易理解,無法讓專案人員明瞭工作性質。

所以我常反問學生:「在你的工作中,有沒有個要完成的目標(階段目標),而且這些工作有步驟及順序,往往又可以畫成圖表來管制並加上時間,如果用到這些圖表,這個工作就是專案」。

一說明完,幾乎所有人的工作都參與了,有的是與專案工作有互動,有的甚至是100%的專案環境工作,如學生有人負責廣告公司企劃、產品設計、室內裝潢、行銷、軟體設計等,涵蓋了各式各樣的專案環境。

接著討論大家的工作現況。答案有「我的工作超支預算」、「我的工作嚴重落後進度」、「我的工作因為預算超支所以修改原始規格」、「我的工作完成了但是驗收出現大問題」、「我的工作品質一直出錯」,或「即使完成工作,都是在最後期限完成,但往往變更設計或是犧牲品質」等。

總結大家的答案,可以知道專案共通問題的問題就是「成本超出預算」、「時間超出期限」、「品質失去控制」、「經常變更計畫(設計)」。

以上這些問題就是專案失敗呈現的現況,而專案失敗的主因常有以下幾點:

一、低估專案難度。諺語說「如果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會以為你知道」。高階經理人容易高估自己、低估別人,錯估形勢。

二、忽略外在因素影響力。諺語說:「可以凍結關係人的要求,但無法阻止他的期望」。環境及關係人的影響力容易被忽視而造成災難。

三、目標不明確、要求不合理。諺語說:「讓九個婦女懷孕,也不能在一個月生出孩子。」

四、缺乏領導才能。諺語說:「總裁總是把工作分配給最聽話的人,也就是只聽話而不動手做的人」。

環繞在企業的各種工作,幾乎都是專案工作或是任務,從事者必須調整心態面對,若發現專案工作有預算、品質、時程等問題時,應檢討原因,再以專案管理的手法處理,切莫等閒視之,否則就是專案災難的來臨。

(作者是台灣專案管理學會產業發展副主委)

【2009/06/05 經濟日報】

經濟書坊/美學企業力

【經濟日報╱本報訊】

作者:山下和彥、關田理惠

出版社:商周出版

誠如此書副標題「設計師×企業=日本設計大師共同打造的企業品牌」所指,本書透過日本九大品牌故事,從找出品牌概念、確立產品定位開始,設計師與這些企業一路從對彼此充滿期待、歷經磨合階段,最後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合作關係,揭露企業如何與設計師合作,應用設計來提升企業力及品牌精神的經驗。

九大品牌包括日本天皇指定甜點品牌500年老店虎屋、日本第一辦公品牌ASKUL等,九大企業的共同點就是都與日本知名設計師合作,打造企業視覺形象,包括企業識別系統、產品定位、商品包裝、商店設計、平面廣告等等,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市場中,因而能超越對手,持續得到注目。

【2009/06/04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