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1日 星期五

經營致勝》不管他人眼光走獨特的路

■ 陳珮馨
不管是經營企業、或是為台灣尋找出路,如何看破人云亦云、找出一條獨特的方向,將是迎向全球競爭、脫離紅海的獨門秘訣。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日前出席遠見雜誌「從藍海策略,尋找台灣生命力」高峰論壇,提醒企業經營者不能死守崗位,還要懂得觀察產業的歷史發展,才能從歷史長河中,找出值得改進的關鍵。
杜書伍表示,每位企業經營者,長時間身處一個產業,乍看似乎對產業非常熟悉,卻不一定能靜下心,好好思考產業的發展歷程。其實,任何的現象、行規,都是歷史演化的產物,具有特殊的時空背景。
因此,唯有回到時間軸線,好好抽絲剝繭,才能找出箇中奧秘。
杜書伍進一步分析產業的生命周期,萌芽階段,通常只有少數參與者,邁入成長階段時,就會吸引一籮筐的競逐者,於是有人脫穎而出、有人出局,等到邁進成熟期,往往形成少數幾家領先的寡占局面。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初期因為資源不足,產業的營運機制較勉強,常會把許多經營的風險、困難,直接移轉給其他人,久而久之,許多運作方式定型了,就形成許多「行規」,就算外界條件改變,大家仍順著習慣行事。
產業定型 宿命魔咒難打破?
「所有產業的人都被綁架了」,杜書伍形容,許多行業的習慣,久了成自然,偏偏許多產業分工,暗含極多不合理,卻沒有人適時發現,甚至變成難以改變的宿命,一再重蹈覆轍。
能順利跳出宿命、打破魔咒的企業,實在少之又少,聯強國際就是成功一例。過去高單價時代,運籌管理總是被企業忽視的一環,隨著資訊產品單價日低、成本相對愈高,聯強國際從中找出新的切入點,致力高效率的資源運作,快速補充庫存,同時降低客戶庫存。
其次,過去大家對PC很陌生,銷售時需要教導使用方法,隨著PC普及化,如今不再需要額外的教導。因此,聯強國際挑選銷售員不再強調本科系工程師;客戶既然都是經銷商,於是降低客戶拜訪次數,補貨以電話聯絡。
把自行車推上世界舞台的巨大機械,也懂得差異化、勇於走出特色,不斷推出超越想像的自行車,同時塑造自行車文化,全面翻轉人們的生活方式。
巨大機械總經理羅祥安表示,過去20幾年來,巨大機械採取豐田式管理,致力消除浪費,降低多餘的庫存,只製造賣得出去的產量;其次,即時供應市場的需求,不管是新產品上市、生產運作都必須搶在第一時機。
擁抱藍海 再覓一處新天地
於是,當一般自行車業者,辛苦進行低價競爭時,巨大機械早就擺脫紅海傷痛、昂步走向高附加價值的藍海。巨大決定自創品牌後,代工比率從100%降到30%,更持續推陳出新,提供消費者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羅祥安表示,一旦走入優質自行車市場,才發現這片海域極為寬廣,透過全球集團經營,他決心把嶄新的自行車文化,推廣到全球每一角落。他以施振榮的微笑曲線為例,形容巨大機械為「歡笑曲線」,強調品牌行銷、技術創新的同時,也不放過「製造」這一環,由此建立一套完整價值鏈。
雖然闖遍全球市場,巨大機械並未從台灣出走,甚至回過頭,期待把台灣變成全世界標準市場的縮影,成為全球絕無僅有的自行車島嶼。
五年前啟動的A-Team,就是極具特色的創新策略。羅祥安說,過去台灣廠商最高訂單達150萬輛,隨著客戶外移,急速減為60萬輛,眼看剩下大甲一家廠商,再不尋求轉變,唯有關廠一途,於是結合21家同業廠商,合力打拚台灣的自行車文化。
當年,羅祥安告訴員工:「希望在你們手中,要不要努力?」沒想到,五年奮鬥下來,台灣廠的訂單量回升到80萬台,營業額也從過去最高47億元,跳升為去年的108億元。
找適合的做 不必硬拚
羅祥安很驚訝,同樣一批員工,只是因為擁有更高理想,竟然能發揮這麼大的潛力。事實上,對於總公司而言,不管工廠設在台灣或中國大陸,賺來的錢只有左、右口袋的差別,但是選擇「根留台灣」,背後意義非凡。
「走遍全世界,台灣還是最好的地方。」羅祥安說,在他眼中,台灣只要能提高生活品質,就算關起門「純內銷」,生意就多得做不完了,不一定要硬把國民所得、外銷排名,當作自我衡量的標準。
「找適合的做,不要硬拚」,他舉例,想拚自行車銷售量,再怎麼擠破頭,也比不過中國大陸,重要的是要找出企業特色,踏實地「做什麼、像什麼」,才能在全球化的時代,順利拔得頭籌。
他更相信,競爭力的根源來自人民的素質,消費者不斷提出需求,將能刺激企業不斷前進。
也因此,放眼未來五年,他不但持續深入全球零售服務業,經營高附加價值自行車,更要打造全新的自行車文化,翻轉台灣島嶼,讓全世界一提起「自行車」,腦海浮現的就是台灣。
【2006/07/2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