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9日 星期一

放眼天下》二氧化碳也值錢

■ 官如玉
明尼蘇達州酪農霍班川德的乳牛一天生產6萬磅牛乳,為他一年帶進200萬美元收入,這些乳牛每天也製造2萬加侖的糞便,為他開闢另一種財源。
幾年前,霍班川德安裝一套沼氣發酵設備,使用牛糞當燃料發電,供1,000畝大的農場和鄰近70戶住家使用。去年10月以來,他用來發電的沼氣,每累積1公噸,就可以到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銷售一個單位的溫室氣體排放額度。
這個剛起步的交易所,是業者自動成立的市場,以降低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為主要目標。目前為止,牛糞已為霍班川德進帳1萬美元。
對酪農來說,這或許不是一筆大錢,但對可以減少大氣中碳氣的人來說,不管是沼氣發酵設備等創新科技,或是提高能源效率,一個全球性市場正逐漸形成中。
不同於歐洲目前受到京都協定的規範,在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額度」交易完全是自願性行為,目前市場已經出現幾個重量級企業。自2003年推出來,CCX己吸引財星500大企業其中幾家加入,包括杜邦、福特汽車等,上個月交易量390萬美元,和歐洲氣候交易所去年全年的600億美元相比,有如小巫見大巫。
不過CCX創辦人桑德十分看好二氧化碳排放額交易,可望成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單一大宗商品。目前,歐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額度交易量,已超越美國的農產品交易量。
CCX的遊戲規則很簡單,芝加哥、奧克蘭等會員城市同意每年降低某百分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若能超越目標,就能把自己的排放額度賣給其他會員,因為沒有造成環境汙染,而賺進一筆錢。否則,就得向其他會員購買,每公噸二氧化碳要3.50美元,在倫敦,更索價高達11到36美元。
霍班川德相信二氧化碳排放額度交易市場可以蓬勃發展,「我一直希望經營這座農場會有所斬獲。」當然,他的農場也比以前好聞些。
(取材自新聞周刊)
【2006/05/2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