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5日 星期二

楊雅惠談創意》如果奧菲斯不急著回頭

楊雅惠
奧菲斯(Orpheus)是希臘神話中的名豎琴手,一彈起琴來,連山川鳥獸也為之動容。他妻子在林中被毒蛇咬到而身亡,傷痛的奧菲斯來到冥府,撥動著琴弦,殷殷盼望地尋妻。終於冥王被哀淒的琴音打動,答應他可以帶回亡妻,條件是在回到陽間落地之前不得回頭,機會只有一次。
奧菲斯在黑暗中趕路,心緒焦躁,快要返回地面了嗎?妻子跟上來了嗎?冥王騙人了嗎?緊張不安中,忽見有道微光,他欣喜地忘了叮嚀警告,未弄清楚是否已到陽間落地,不經意回頭,只見妻子面容悲傷地遠去消逝,冥府關上了入口。
如果奧菲斯不回頭,不急躁,不慌亂,只差這麼一步,就可以成功了。
多少時候,就因為急躁,因為急著要看成果,要數算績效,就這樣,誤事了。
上級主管定出一個短期兌現的目標,幹部急忙指示下屬提出報告,層層要求,上下忙成一團。不料報告剛剛出爐,主管卻修改了想法,上下又是交相忙碌。更意外的,某一天,上級主管換了人,推出新的口號,再度陷入忙碌的漩渦循環。
在企業界,為檢視績效,常使用數量化管理,檢視每月生產量與每季利潤額。這在利潤掛帥的企業中,採數字化管理或有其道理,但是將此方式用在政府政策管理上,如何呢?
想評估政府各項專案的進度與績效嗎 好!定期報告執行進度,交出月報,甚至呈報上周、本周、下周的進度,這可累了好些個公務員與相關機構,最顯著的結果是報告的厚度確實積高了。
想提振經濟嗎?好!召開經續會,成果是什麼?500多個結論,琳瑯滿目,到底重點何在,是否真可提振經濟?民眾並不清楚。回顧歷年來,曾見各種短期衝刺訴求,諸如:一年內,國際競爭力排名要進步五名;兩年內,經濟要起飛;年底前,金融控股公司減半。這一類的目標,乍看氣勢萬千,結果有的達到了預期,有的踢到鐵板後就銷聲匿跡。
不只政府部門急躁,整個社會都很急躁。在野黨與媒體不斷在數算著:這位新部會首長上任多久了,政績何在?三天兩頭民調出爐,評估政治人物的人氣指數。政治人物也沉不住氣,總是為了民調支持度而忐忑不安,政策理念就在民調翹翹板中載沉載浮。
兩國之間的政治協商,時機未成熟不能公開,談判未成局不能亮底。然而,記者為了搶獨家,拚命打探,提早報導了政要外交行程與談判內容,於是乎煮熟的鴨子飛了,外交計畫急著修改,微妙的機會便此消逝。
當然不是每件事都可慢慢吞雲吐霧決定的。金融風暴來臨時,金融與經濟主管沒有犯錯的空間,沒有反悔的時間,必須及時正確應變。其制勝的要訣,有賴掌舵者平日便有嫺熟操作的專業本事,才能在急流中不偏不倚地出手。
事實上,金融主管的平日政績應在於維持金融體系健全,並不是炫耀式的上升數字。試想想看:如果我們看到股價下跌之際,異想天開地要求主管當局必須負責「股價每日挺升100點」,若追求這種不專業的目標,將使資金大量匯入,游資氾濫,最後勢必以通貨膨脹、泡沫破滅、金融體系崩潰作結。
三國時代劉備尋求能臣,先要正確識才,並要三顧茅廬,才能請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為國運籌帷幄。而今,整個社會如此倉促,急著亂找膚淺藥方,使得人才未適其所,政令未適其時,民眾未適其居,上下未適其動。難道要像那位焦急而失了方寸的希臘神話人物奧菲斯一樣,最後只能抱撼悲泣?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財經策略中心主任,專長貨幣理論、金融制度、產業金融) 【2006/08/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