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3日 星期日

網路書店爭霸

■ 王家英
個案
90年代,美國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圖書通路:超級書店連鎖與網路書店,邦諾(Barnes & Noble)是前者的代表,亞馬遜(Amazon.com)是後者的代表。後者的崛起與前者的反擊,激盪出兩種不同營運模式書店,在1997年網路圖書市場競逐龍頭地位的精采戲碼。
1994年亞馬遜創辦人班森,看好未來網路用戶將爆炸性成長,再加上「網路圖書市場沒有大金剛」,他決定進軍網路書店,從市場定位、產品、品牌行銷、經營、交易平台到服務等,無不運用顛覆傳統的運作邏輯,宣稱要創造全球最大的書店,同時以「carry few,sell all」為訴求,展開凌厲的折扣價格攻勢。不但成功改變消費者行為,也開創網路購物新歷史,進而撼動邦諾的龍頭地位。
1997年上半年,邦諾挾品牌優勢,宣布與AOL聯盟,接著成立BarnesandNoble.com網路書店,祭出20到30%的折扣優惠,為讀者推出量身打造服務,並控訴亞馬遜宣稱的「地球上最大的書店」是捏造事實。
Amazon為了保衛網路書店龍頭寶座,也不甘示弱,在BarnesandNoble.com開張當天,挑選500種暢銷書,以40%的更高折扣回擊。上市之後,亞馬遜更鞏固與加盟網站的關係,將佣金比例由8%提高為15%,並以迂迴策略,設法突破對手與AOL的聯盟。
面對BarnesandNoble.com的競爭,班森說,「亞馬遜絕不屈服邦諾的採購壓力,會透過Get Big Fast策略,吸收採購差價,以維持最低價的地位。「我們的優勢是集中,邦諾同時在網路與實體世界兩面作戰,他們的策略還在猶疑。」
圖書市場兩雄爭霸,究竟誰的商業模式更勝一籌?關鍵為何?
(摘自哈佛商學院個案,台大商研所教授洪明洲編寫版)
討論現場 在赴美做短期研究之前,台大EMBA執行長李吉仁,主持這場經典個案討論;他並未直接進入亞馬遜與邦諾在網路書市的爭霸競逐,而把時光隧道拉回1996年,再延伸至今,帶領學生仔細解構、評析亞馬遜開創的網路商業模式的價值鏈,並與邦諾的傳統商業模式比對。
亞馬遜虛擬通路本小利多
他先問,「商業模式這個名詞是何時出現的?」有趣的是,時間點幾乎與網路的興起相同,這個問題等於為這場個案討論「破題」:亞馬遜的成功在創新商業模式,成功解構、重組書店經營的價值鏈與環節,運用新科技和營運概念,自己掌握「有形資產投資少、但利潤最高」的一段,並把其他環節逐一切割,以策略合作、專業分工的方式串連起來。
李吉仁先請學生比較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的價值鏈;學生們一一列出兩者的優勢;前者包括提供便利性等服務優勢,更低折扣的價格優勢,接單進貨、庫存少、退書率低等優勢等。後者則有賣場氣氛、閱讀空間有社交及充電功能、交易安全、信賴度高等優勢。
不過,二者最大的差異,還是價格,一位經常上網買書的學生指出,上亞馬遜買書,最主要的誘因還是「比較便宜」,平均折扣幅度達25%,一般書店折扣僅約10%。
李吉仁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它沒有實體門市的開店成本、庫存少、退書率低,這則拜它接單進貨的銷售模式之賜,「亞馬遜把通路大量進貨供消費者選購的供應鏈模式(SCM),扭轉為接單進貨,先收款再付款的需求鏈模式(DCM)」。
不過,亞馬遜靠著IT、交貨速度、信譽等條件,成功創新商業模式,固然對實體書店造成衝擊,卻也「改變原來這個產業必備的競爭條件,打破實體書店原有的進入障礙」,吸引更多沒有大筆資金和通路規模的跟進者加入競爭。
討論至此,李吉仁問:亞馬遜的競爭威脅,能夠完全取代邦諾嗎 還是只是開創了另一個區隔市場一位學生認為:亞馬遜只是提供消費者另一種選擇。另一位學生補充說,十年下來,網路購書比率只達30%,至少短期內對實體書店的威脅有限,除非它在價格便宜之外,還能創造更多獨特的價值。
邦諾實體通路反成包袱
接著李吉仁回頭運用財務會計方法,探索邦諾1996年及亞馬遜2001年(此時亞馬遜營運才比較成熟穩定,如此比較基礎才對等)的財務結構,逐一比對銷售成本、租金、管銷費用等各項營運支出,分析二者商業模式最大的差異何在。
乍看之下,同樣進帳100元,亞馬遜的營業利益可以是邦諾的二倍,主要因素可能是邦諾的租金成本為9.2%,亞馬遜為零,而且因為有實體通路,邦諾管銷成本也也更高。
但是李吉仁提醒大家,二大書店長期以折扣價格銷售書籍,財務結構的各項數字也應根據折扣幅度調整,才能真切反映實際狀況。
有趣的是,如此精算下來,二者的銷售成本相近,管銷費用的差距拉大,邦諾的費用比亞馬遜超出5.7%,營業利益則由將近一倍以上的差距,拉近為64%。
李吉仁進一步解析這個利潤差距的關鍵,二者的管銷和租金成本的差距加總,共約15%,這也就是亞馬遜與邦諾書價折扣的差距。再加上現金流量效益,所以,每100元生意,亞馬遜的營業利益可以比邦諾高出六成,所以它的投資本益比可以高達400%。
亞馬遜嗆邦諾槓桿操作策略致勝
也就是說,實體書店是以有形資產為投資主體的商業模式,亞馬遜網路書店所做的創新,就是投資IT,以無形資產為投資主體的商業模式。它的故事正反映低資產負擔、倍速放大規模經濟的網路商業模式特性。
對於亞馬遜的成功,邦諾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先後採取許多攻擊與阻絕動作。但「為何都無法幹掉亞馬遜?」李吉仁問。
一位學生回答,主要是它的品牌商譽及IT都很強,為回應邦諾的攻擊,亞馬遜強化與聯盟網站的連結合作策略,第三方轉介的業務只占業績的二成,利潤卻達一成。李吉仁說,這種低成本高利潤的生意,就是標準的槓桿操作。
反過來看,邦諾制衡亞馬遜的行動,並不成功,李吉仁問:關鍵何在?一位學生說,邦諾成立獨立的網路書店,或許是為了稅務的考量,或避免與實體書店的價格矛盾衝突,但反而無法結合實體書店,創造採購規模效益與綜效。而且實體與虛擬書店,營運概念與核心價值不同,難免有所扞格。
最後李吉仁問,未來亞馬遜該如何走,才能保持成長?一位學生建議:亞馬遜可以善用顧客管理資料,成為資訊及內容服務商,開創更多商機。有的則認為它應該從網路書店,發展為線上零售及網路商城,開發更多互補商品,積極國際化等。
討論現場 在赴美做短期研究之前,台大EMBA執行長李吉仁,主持這場經典個案討論;他並未直接進入亞馬遜與邦諾在網路書市的爭霸競逐,而把時光隧道拉回1996年,再延伸至今,帶領學生仔細解構、評析亞馬遜開創的網路商業模式的價值鏈,並與邦諾的傳統商業模式比對。
亞馬遜虛擬通路本小利多
他先問,「商業模式這個名詞是何時出現的?」有趣的是,時間點幾乎與網路的興起相同,這個問題等於為這場個案討論「破題」:亞馬遜的成功在創新商業模式,成功解構、重組書店經營的價值鏈與環節,運用新科技和營運概念,自己掌握「有形資產投資少、但利潤最高」的一段,並把其他環節逐一切割,以策略合作、專業分工的方式串連起來。
李吉仁先請學生比較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的價值鏈;學生們一一列出兩者的優勢;前者包括提供便利性等服務優勢,更低折扣的價格優勢,接單進貨、庫存少、退書率低等優勢等。後者則有賣場氣氛、閱讀空間有社交及充電功能、交易安全、信賴度高等優勢。
不過,二者最大的差異,還是價格,一位經常上網買書的學生指出,上亞馬遜買書,最主要的誘因還是「比較便宜」,平均折扣幅度達25%,一般書店折扣僅約10%。
李吉仁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它沒有實體門市的開店成本、庫存少、退書率低,這則拜它接單進貨的銷售模式之賜,「亞馬遜把通路大量進貨供消費者選購的供應鏈模式(SCM),扭轉為接單進貨,先收款再付款的需求鏈模式(DCM)」。
不過,亞馬遜靠著IT、交貨速度、信譽等條件,成功創新商業模式,固然對實體書店造成衝擊,卻也「改變原來這個產業必備的競爭條件,打破實體書店原有的進入障礙」,吸引更多沒有大筆資金和通路規模的跟進者加入競爭。
討論至此,李吉仁問:亞馬遜的競爭威脅,能夠完全取代邦諾嗎 還是只是開創了另一個區隔市場一位學生認為:亞馬遜只是提供消費者另一種選擇。另一位學生補充說,十年下來,網路購書比率只達30%,至少短期內對實體書店的威脅有限,除非它在價格便宜之外,還能創造更多獨特的價值。
邦諾實體通路反成包袱
接著李吉仁回頭運用財務會計方法,探索邦諾1996年及亞馬遜2001年(此時亞馬遜營運才比較成熟穩定,如此比較基礎才對等)的財務結構,逐一比對銷售成本、租金、管銷費用等各項營運支出,分析二者商業模式最大的差異何在。
乍看之下,同樣進帳100元,亞馬遜的營業利益可以是邦諾的二倍,主要因素可能是邦諾的租金成本為9.2%,亞馬遜為零,而且因為有實體通路,邦諾管銷成本也也更高。
但是李吉仁提醒大家,二大書店長期以折扣價格銷售書籍,財務結構的各項數字也應根據折扣幅度調整,才能真切反映實際狀況。
有趣的是,如此精算下來,二者的銷售成本相近,管銷費用的差距拉大,邦諾的費用比亞馬遜超出5.7%,營業利益則由將近一倍以上的差距,拉近為64%。
李吉仁進一步解析這個利潤差距的關鍵,二者的管銷和租金成本的差距加總,共約15%,這也就是亞馬遜與邦諾書價折扣的差距。再加上現金流量效益,所以,每100元生意,亞馬遜的營業利益可以比邦諾高出六成,所以它的投資本益比可以高達400%。
亞馬遜嗆邦諾槓桿操作策略致勝
也就是說,實體書店是以有形資產為投資主體的商業模式,亞馬遜網路書店所做的創新,就是投資IT,以無形資產為投資主體的商業模式。它的故事正反映低資產負擔、倍速放大規模經濟的網路商業模式特性。
對於亞馬遜的成功,邦諾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先後採取許多攻擊與阻絕動作。但「為何都無法幹掉亞馬遜?」李吉仁問。
一位學生回答,主要是它的品牌商譽及IT都很強,為回應邦諾的攻擊,亞馬遜強化與聯盟網站的連結合作策略,第三方轉介的業務只占業績的二成,利潤卻達一成。李吉仁說,這種低成本高利潤的生意,就是標準的槓桿操作。
反過來看,邦諾制衡亞馬遜的行動,並不成功,李吉仁問:關鍵何在?一位學生說,邦諾成立獨立的網路書店,或許是為了稅務的考量,或避免與實體書店的價格矛盾衝突,但反而無法結合實體書店,創造採購規模效益與綜效。而且實體與虛擬書店,營運概念與核心價值不同,難免有所扞格。
最後李吉仁問,未來亞馬遜該如何走,才能保持成長?一位學生建議:亞馬遜可以善用顧客管理資料,成為資訊及內容服務商,開創更多商機。有的則認為它應該從網路書店,發展為線上零售及網路商城,開發更多互補商品,積極國際化等。
規模與範圍的平衡藝術
亞馬遜証明網路事業不需要固定資產,所以更容易進入,但成功的要件是必須拆解產業的傳統價值鏈,尋找並掌握其中的sweetspot,重組價值鏈,建立一個別人無法仿效的商業模式,這樣的網路事業才不致泡沫化。。
但是,成功的商業模式壯大之後,也不能漫無目標地無限擴張,網路事業為了讓IT投資可以快速回收,不可避免要創造規模優勢(scale),在此同時,服務及商品範圍(scope)也會加大,但惟有在營業範圍和規模之間求取平衡,才能維持最佳獲利模式,這也是線上零售事業的核心。
包括創辦人班森在內,亞馬遜的主管,幾乎很少有出版業的背景,可見新科技問世後,專業背景不再是創業必要條件,也由於沒有專業的包袱,創業者的心態與視野反而更創新,所以可以扭轉乾坤。
(作者是台大EMBA執行長,王家英整理)
【2006/08/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