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6日 星期三

經營話題》登陸台商 出紅海才有生路

■ 蔡翼擎
大陸台商愈來愈多,但競爭力卻有走下坡的趨勢。有台商比喻,如果把這幾年各產業台商年營業額連成曲線,可能與大陸上海等大都會日趨高聳的大樓所構成的「天際線」成反比。
台商競爭力拉警報,是回台聚會時台商最關切的話題,也是政治話題外,台灣產學界最熱門的話題,各單位舉辦的座談會,講者或聽眾都會觸及這項議題。
東莞台商會長、東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郭山輝指出,大陸經濟建設的快速,幾乎可用大陸人常用的「迅猛」兩字來形容。1992年,他剛到大陸時,多數城市給他的印象仍充滿歷史感,很像台灣的鄉鎮;但隨著企業大量興起,大陸各地區建設進展神速,不知曾幾何時,這些鄉鎮型城市已轉變成工業城市,在你還沒回過神來時,這些城市又快速蛻變成有建設、有文化、重視環保的文化之都。
郭山輝說,這些城市進步之神速,可能已改寫了近代都市變革史,某些面向也比台北等國際都市進步。
在大陸飛躍成長的過程中,台商並未缺席,估計現在已有6萬多家台資企業,而且多數在製造業扮演主導角色。但令郭山輝感嘆的是,大陸本土企業學得很快,許多台商卻未進步,用的永遠是以量降價的傳統紅海策略。此消彼長的結果,下個十年,台商最大的競爭對手將是大陸本土企業。
不少曾在大陸紅極一時的台灣傳統產業,比如鞋業、自行車業等目前都已支撐不了,黯然撤退;另一方面,大陸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快速提升中。最具指標性的要屬半導體產業,幾年前還在全球第四、第五徘徊的中芯國際半導體,近年幾乎都有兩位數成長,去年已擠下新加坡特許,晉升為全球第三。按此速度成長,大陸高科技產業未來也將在全球市場舉足輕重,更將威脅台灣。
此外,大陸政府和台資的蜜月期已過,轉而強力扶植本土企業,使得台商經營上還得面對稅制、環保規定、企業融資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進一步削弱台商競爭力。
郭山輝在大陸打拚外銷多年,經營的台昇國際公司已茁壯成跨國性木製家具集團,14年來見證了大陸經濟起飛及台商興衰。他認為,台商其實能夠跳脫大陸本土企業崛起後的慘烈競爭,不幸的是台商自相殘殺,不朝提高附加價值的方向思考,落得走上紅海策略的死路。他建議台商勇敢跨大步,拿出自創品牌或國際策略聯盟等策略性作為,才能尋得寬闊的藍海。
【2006/09/0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