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日 星期四

海外設廠絕非降低成本的萬靈丹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15版 林淑燕
2005/3/29
企業赴第三世界設廠,享受便宜勞工成本所帶來利潤的作法成為風潮;但為什麼堂堂的國際大廠豐田汽車,還是將corolla汽車的生產線,設在全世界最貴的生產地之一的矽谷?豐田汽車打的是什麼算盤?
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認為,這中間的思考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豐田認為只要管理效率夠好、市場需求就在眼前,把你的生產原料千里迢迢地送到數千英里以外的地方,跨過後勤支援及疆界的障礙後,2 5天才能到達的作法,還是比生產線就在身邊,只要24小時就可以搞定來的妥當些。縱使勞工成本很高,比較前述的缺點,豐田汽車仍願意將生產線設在市場所在。
根據麥肯錫的分析,歐美企業赴海外設廠常犯一個錯,那就是高估獲利而低估負面影響;尤其是像存貨、折舊、匯差問題等。麥肯錫針對加州地區的企業所做研究發現,由於在這個地區設廠相關規定十分嚴格,加上面對市場的競爭,如果在加州設廠的企業最後可以生存下去,那它幾乎可以在全世界其他地區存活。
人事成本已非關鍵因素
在這項研究中得到另一個重要的發現,想赴海外設廠的重要原因之一的人事成本過高,已經不再。在加州地區的製造廠商,直接的人力成本佔銷售金額的比例越來越低,現在只佔7至15%的比例,在廠商的眼中,已經不算什麼。麥肯錫曾訪問過一個設廠於加州的電子業,發現他們透過製程改善,將人事成本降低了約60%,而且把製程時間大幅縮短。這樣的經營實力足以讓他們對抗來自最便宜的勞力地區中國大陸的競爭。
換句話說,人事成本雖是影響歐美企業到第三世界設廠的主因之一,但只要能提高經營效率,即便將廠設在加州這個人工昂貴、經營規定繁瑣的地方,後勤支援系統的效率仍可以與設廠在低成本的第三世界企業競爭。
有利海外設廠的產業特性
既然決定將生產線設在市場所在的高人事成本地區,廠商自然得在縮短產品製程時間、快速地應對市場變化這些企業的生存命脈上去努力。
麥肯錫訪問過一家成衣商,可以在短短24小時內製造16萬件衣服,原因就是所有上下游合作廠商都在附近所致。這家成衣廠的原料庫存不會超過30天,可以做到訂單到、貨馬上出。
這種靠速度搶飯吃的競爭武器,對一些必須快速面對市場變化的行業來說,不可或缺。試想,一個生產線遠在幾千英里外的中國大陸的成衣商,一旦市場流行出現變化,那他必須要幾個月才能生產完畢送到消費者面前的產品,上了市,恐怕已退流行。
同樣情況可能發生在講究時效的電子產品。麥肯錫估計,光是靠速度比較慢的海運來運送的話,價格就會因為太慢少了2至6%。速度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不過這也不代表那些千里迢迢遠赴海外設廠的企業都是錯誤的。麥肯錫分析,赴海外設廠還是有利可圖,只是要看本身產業的各種特性。
有利於海外設廠的產業特性,包括以下幾個重要原則:
1.所生產的產品最好是需求穩定。
2.庫存成本不高。
3.人力成本佔整體成本比例偏高。
比較不適合海外設廠的是:
1.主要的競爭武器來自於速度,而且需要一定的效度。
2.買方的要求複雜而且高,例如產品生命週期很短、要求快速的運送、存貨成本要低等。
因此麥肯錫建議,企業想到海外設廠,不能只是從地去找個最便宜的地方,而是要從經營策略脈絡去想。至少要做過以下分析:
1.清楚地界定每個主要產品的市場,找出最重要的競爭利基,例如生產成本、反映市場的速度,以及庫存控制的能力等。當然,對風險的忍受度、供給出現異常、成本變動、匯率影響、或智財權等因素也都得考慮進來。
2.評估如果在自家家鄉生產,降低人事成本的機會。
3.嘗試從各種生產過程中,透過效率管理讓成本降到最低。
透過這樣的分析,或許有企業仍決定應該赴海外設廠,有些則繼續留在家鄉,從原有的市場、上下游廠商中找到生存的利基。要找出這樣的決定並不容易,但可確定的是,如果留下來而且能生存的很好,表示這樣的企業已經脫胎換骨,真正的競爭力已經產生。
(本文摘譯自麥肯錫季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