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4日 星期五

經營新觀點》社會創投 公益事業化經營

■ 黃秉德
蓋茲夫婦基金會收到股神巴菲特、創下世界紀錄的鉅額捐款,世界首富與股神攜手推動公益,連帶使台灣企業的公益活動再度受到社會的關注。
台灣企業參與公益活動,規模上遠不及歐美等先進國家,除了少數由企業贊助的基金會,台灣公益組織的經費,其實多來自於政府補助以及小額捐款。近十多年來,受到景氣不佳的影響,政府財源拮据,不得不減少社會福利支出,對於公益組織的補助亦隨之縮水。非營利組織為了維持財源,被迫競爭有限的政府補助,縱使補助或委託的服務項目,未必與其原先成立的使命與目標相容,也只能接受、妥協。
覓財源 補貼財務缺口
事實上,隨著執政團隊的頻繁更迭,各級政府政策也常改變,連帶造成政策不連續與計畫中斷。因此,長期且過度依賴政府補助的公益組織,常會面臨服務能力難以聚焦與累積的困境。
另一方面,各公益組織的使命及提供的服務,未必一直符合政府政策,因此,民間公益組織自籌經費的壓力與日俱增。尤其在景氣不佳時,企業與個人皆傾向降低支出,並減少捐款,公益組織募款成效非常有限。
由於大環境的改變,不少社會福利團體另設營利事業,或提供收費性服務,以尋求額外的收入,彌補經費的不足,企圖增加本身的獨立自主性。
其中以社會福利機構最為典型,為了取得自主財源,往往與庇護事業結合,一方面提供案主一個職業陶冶的環境,或者提供職業訓練,協助案主獲得謀生能力,例如,陽光基金會的洗車中心與喜憨兒基金會的餐飲事業。另一方面,提供一般顧客這些案主所生產的產品與提供的服務,藉著這些所得來補貼財務缺口。
市場性不足 收入有限
如此,不但提供案主就業的機會,同時降低案主家庭的負擔,解決許多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這就是「幫助弱勢團體,要教他釣魚,而不是給他魚吃」的道理。
不過,多數社會福利機構的財務,一向依賴補助與捐助,並沒有營利的概念。他們提供的服務,往往是市場部門(企業)與政府部門所不願或無法提供的,特別是弱勢族群的需求。當這些機構透過庇護事業,進入市場,企圖滿足一般顧客時,往往因為缺乏市場競爭的專業知能,並不能如願。較常見的情況是,只達到社會公益的目的,提供職業陶冶與訓練的機會,但銷貨收入也只是小補,並不能達到經濟上的自給自足。
業務管理能力須兼備
長期以來,我國社會福利的發展,的確塑造了不少具規模的社會福利服務機構,並培養了許多專業人才。面對財務困境,社會福利機構應該具備兩項能力:一是,以服務顧客為核心價值的業務能力;其次是,整合福利服務與營利事業的管理能力。唯有社會福利機構的核心價值,結合營利事業的能力,成為「社會事業」,透過具競爭力的商品與服務,組織營收才會增加,甚至產生盈餘。
社會福利組織獲得自主性財源後,才能穩定提供服務,並讓公益事業可以永續經營。過去,福利服務機構憑藉著熱情與毅力,就能運作,在社會福利事業化後,除了愛心與熱情外,需要更多知識與管理。
世界首富與全球股神聯手投入慈善工作,成為世界的焦點,也樹立慈善企業家的新典範──社會創投。他們將捐款當作投資,放在可以促使人類永續發展的教育與醫療事業上。
更有意義的是,巴菲特將捐款交給用自己經營事業的專長來管理基金會的蓋茲夫婦。這項聰明的投資選擇,讓蓋茲夫婦基金會擁有更具經濟規模的資金,投入教育與醫療研究。這些研究的成果,不只加速造福弱勢與落後國家,達到地球村的永續發展目的;同時,研發成功的醫療專利,更可產生可觀的財務回饋,使得蓋茲基金會獲得永續發展的財源。
期待台灣企業能受到巴菲特與蓋茲夫婦的啟發,發展社會創投,結合資金與營利事業的管理觀念,以發展社會事業。如此,既有足夠資金解決社會問題,非營利組織也因為投資挹注,而可以獲得永續經營的資源與管理能力。
這就是政大社會文化事業育成中心每個專業經理人所扮演的角色,協助整合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雙方優勢,建立創投與發展社會事業,促進公益使命的實現。
(作者是政大EMBA非營利組召集人、企管系副教授)
【2006/08/0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