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4日 星期三

兩岸三地台商 境外上市契機(上)

企業經營全球化潮流下,近來台商經濟活動區逐漸外移,尤以對大陸投資及經濟活動規模日益擴大,然為能受到國際投資者青睞進而取得資金,另亦受限於台灣法令,台商於香港掛牌蔚然成風。雖然香港上市規定的最低門檻為市值港幣2億元以上,但因香港投資人對台商企業較不熟悉,一般仍以資產雄厚同時具有該產業內擁有世界知名度者較具吸引力,在香港金融市場上與全球企業競爭下,要在上市後有好的市場表現,通常需要市值超過2億美元才較具市場曝光度,也才是目前值得考慮去香港掛牌上市的對象。
台商境外上市主要目的
A. 未來擴張籌資需要:台商面對中國2006年底實現「入世」後全面開放市場的龐大商機,從中產階級的驚人消費力已可以嗅到「世界市場」的味道。在中國面對內資企業的競爭,以及國際級企業的龐大資源,台商間策略聯盟,或透過併購來強化市場競爭力的需求愈來愈大,更需要國際籌資管道。對照台灣股市籌資後有投資大陸40%的上限,尋求境外上市是台商籌資較可行之路。
B. 提高國際知名度與國際地位:要進攻中國內地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在與對手競爭時有很大差別。例如,連鎖加盟企業若是境外上市公司,在中國擴展據點時,對加盟主來說會更具說服力。因大陸市場經營風險較高,對於大多數外國供應商與下游客戶來說,境外上市公司地位的加值效果相當明顯。
C. 爭取資本利得實現:許多台商在中國投資,除來料加工廠外,還有以人頭公司隱名進行者,可能早就超過投審會規定的投資限額,而無法曝光,且無法明確呈現出企業在大陸的規模與經營實績。香港或NASDAQ目前股市狀況,活絡程度超過台灣,且可以爭取將控股主體上提至國際,減少政策干預,將可完整反映企業實際狀況,爭取股市資本利得實現。
D. 增加金融往來籌碼:這幾年中國宏觀調控,在中國融資成本與難度都高,但從事內銷,一般認為最難的就是收款,如果要加速收現速度並降低風險,不管是向銀行與再保公司作應收帳款融資,或是使用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內地銀行由於評估風險較為容易,對境外上市的企業會提供較優惠待遇,自然在資金運用上能更有效率。
E. 需要專業經營人才接班:早期前往大陸投資的台商已在當地紮根多年,但許多傳統製造業在中國的生活環境不佳,例如東莞、深圳等地治安不比台灣,企業家第二代多不願意前往接班,台商若不願拱手讓給他人,就必須尋求上市後增加吸引力以便引進專業經理人,追求永續經營。
F. 員工分紅的考量:在台幹心中,台灣勞健保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權益,勞退基金新制實施後,台籍幹部的兩岸三地稅負規劃日益重要,許多台灣公司已經全部外移至大陸的無根台商,上述的勞健保與退休金權益都遭到犧牲。賺錢的台商則對長年打拼的台幹,考慮給予紅利或額外退休金,回報他們派駐中國的辛勞。近來更有台資大型電子公司為吸引優秀的大陸技術人才,設計更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境外上市如香港等地可設計3至10年的員工認股權制度,在吸引兩岸三地人才上具有操作空間。
(作者為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業務合作與發展小組負責人杜啟堯,本文由林淑怡協理及婁培德副理協助完成,如對本文有任何問題,敬請聯絡joylin@deloitte.com.tw,下期將針對境外上市地點比較及台商籌資需求介紹)
【2006-06-07/經濟日報/A13版/稅務法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