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陳冲觀點》有報可看應該很快樂

陳冲
談到行銷創意,不得不想到John Wanamaker的傳奇。W氏在1989年被任命為美國郵政總局長(Postmaster General),提出發行紀念郵票及偏遠地區免費郵遞的構想,影響深遠。其實W氏之聞名,不在對郵政之貢獻,而係因其於1861年在費城創立美國第一家百貨公司,並且發明價格標識牌(price tag),提出不二價與不合退貨(one price and goods returnable)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的理念,其名言「在價格與神之前,人人平等。」(everybody should be equal before God and price),更是為後人所津津樂道;早在勞工意識抬頭前,W氏即在其企業內提供員工醫療、教育、娛樂與退休金等福利。最重要的是,W氏也是第一位買下報紙版面為其百貨公司刊登廣告的人,現代媒體大亨梅鐸(R. Murdoch)曾將廣告稱為報界的「金河」(rivers of gold),皆拜W氏當年的創意。
「對讀者銷售文字,對廣告主銷售讀者」,本是報紙的經營基礎,而在這兩項銷售收入中,正如眾所周知,報費不是報紙最主要的收入,廣告才是。歷經廣播、電視、雜誌的競爭,報社的廣告收入始終支持報紙不斷成長度過難關,但網路時代來臨,卻對報紙帶來空前重大衝擊,一項連梅鐸亦不得不承認「有時河也乾涸」(Sometimes rivers dry up)的衝擊。
以瑞士及荷蘭為例,已有半數的報紙廣告收入流向網路世界,依照廣告收入是「對廣告主銷售讀者」的原則觀之,廣告的流失其實是反映讀者的流失。依據英國的調查,在15至24歲的人口中,其閱讀報紙的時間,較使用網路前,減少約 30%;影響所及,報紙停業時有所聞(台灣亦發生數起),美國報業協會曾統計報社從業人員於1990年至2004年間減少約18%,先進國家的報社短期內雖尚能維持,但在二、三十年間倒閉半數,極有可能。美國北卡大學教授Philip Meyer甚至在2004年出版The Vanishing Newspapers一書,其中預言2043年「將會是最後一位讀者將最後一版報紙揉成一團丟棄的時刻」,已經直指報紙的末日。
報社積極調適因應,可以想見。投身網路,即為一項「路不轉人轉」的自然反應,1856年創立的挪威大報Schibsted自五年前大幅虧損即積極進入網路世界,除網路版報紙外,並設立與Google平分市場的蒐尋引擎Sesam,又建立專供分類廣告之入口網站FINN.no,結果去年因網路收入貢獻35%的營收而創下創報150年最佳業績。
其他國家亦紛紛仿效,依據美國報業協會表示,2006年第一季,美國報紙來自網路廣告收入較2005年同期成長35%,而達6億1,300萬美元,但整體廣告收入僅成長1.8%,金額為110億美元。由此可見,報紙本身廣告收入之絕對金額仍高,但已呈現負成長的危機。兼營副業的報紙亦不少,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甚至成立網路商店無所不賣,居然在去年也創造全報三分之一的利潤。當然搶救讀者,更是重要工作,減少國際新聞、增加對社區、娛樂、運動等之報導,漸成風尚(台灣情形亦復如此),希望能挽回尤其是年輕的讀者群。當然也有老成之士為此種爭取廣告與讀者的手段引以為憂,但是競爭生存的壓力,早已隱然成形。
報紙是一項特殊的媒體產業。時效比雜誌快速,內容比電視深入,而相較網路報或部落格,則能以較多的採訪、編輯人才取勝。在世界各地報紙通常都是當日新聞議題之設定者(agenda set-ter),看台灣電子媒體通常均依日報之標題進行影像的追逐即可了解。更重要的是,報紙須教育高水準的公民使其成為民主的基石(up to the task of sus-taining the informed citizenry on which democracy depends)。誠如經濟學人雜誌所指出,報紙之用途不止於調查並報導新聞,其更能促使政府負責,在輿論的法庭中進行審判(in holding gov-ernments to account-trying them in the court of public opinion),即所謂第四權的觀念。
這年頭,有人看報很煩惱,也有人不看報很快樂。不過,報紙畢竟具有教育功能與社會意義,如果真到了Philip Meyer所說2043年無報可看、無第四權的境界,恐怕也很悲哀。所以看報請及早,有報可看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作者是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曾任財政部次長,熟悉金融市場實務與管理) 【2006/09/1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