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3日 星期日

最貴的EMBA課程……

■ 蔡翼擎
每個學生都曾在上課時夢想過:「如果教室像電影院…」現在,教室不但愈來愈e化、愈來愈有聲光影像,還有人乾脆就把教室搬到電影院!
3月底某晚,台大、政大、清大、元智等大學管理學院的EMBA同時趕赴台北華納威秀舉辦的一場電影特映會;台大國企所教授洪明洲、立法委員雷倩,以及許多知名企業的高階經理人也在人潮當中,300多個座位的劇場一下子就爆滿,向隅的人白跑了一趟不免連聲抗議,場面頓時有點混亂。
4月上旬,同樣的情景再度出現在長春戲院。一向放映藝術電影、人潮相對比較稀少的長春戲院,這晚熱鬧非凡,不但戲院外擠滿了人,就連樓下的麥當勞也大客滿,戲院外「政大EMBA」的旗幟迎風飄逸,政大會計系教授馬秀如不停地向認識的EMBA生招呼著。兩個劇場的近350個座位都提供給政大EMBA,看的是同一部電影。
安隆案 讓戲院變教室
這場電影是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的《安隆風暴》(ENRON: 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安隆風暴》紀錄的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商業醜聞,揭露一群絕頂聰明的高階經理人,如何捲走龐大資金搞垮全球最大能源公司,讓安隆股價在短短幾個月,從每股90美元狂跌至1美元不到,讓投資人血本無歸、數萬員工遊蕩街頭。
安隆案一切弊端的源頭在於高階經理人漠視商業倫理,因而受到國內商管學院的青睞,成為EMBA課程中「公司治理」及「企業倫理」的當紅教材,被戲稱為「全世界最昂貴的EMBA課程」。
引進《安隆風暴》的佳映娛樂總經理劉嘉明,也是政大EMBA學生,大學念新聞、在美國轉攻電影碩士,這樣的背景讓他對《安隆風暴》有特別的感覺。
根據商業常識判斷,劉嘉明知道這部電影只是利基市場的小眾商品,但新聞細胞加上電影細胞、再加上EMBA的商學細胞,讓他下定決心,接連投入購片成本、發行成本、促銷成本,企圖讓國內所有「該看這片電影的人都來看」。看著長春戲院外擁擠的人群,他忍不住高興起來:「看來,應該有希望打平!」
已帶領學生連看三次電影的馬秀如,出場後仍很入戲地反覆思考、分析安隆高階經理人的舞弊手法,「高明,很高明,他們把所有負債及虧損都巧妙的隱藏起來,這群聰明絕頂的人把智慧都用在鑽法律及會計的漏洞上!」
安隆是世紀大弊案,其實大家對安隆弊案的始末都已耳熟能詳,但看到電影裡一幕一幕真實的鏡頭,拼湊、還原出整個事件的開頭、演變、惡化及至最後的毀滅,仍會有驚心動魄之感。
安隆嚴格執行每年裁減考績殿底15%人員的政策,幾年下來卻留下一批追求績效不擇手段的賭徒;安隆高階主管競相從事高山滑雪、摩托車越野競賽的高度風險運動,標榜所謂「Enron Boy」的精神,整個組織彌漫著逞強鬥勇的浮躁氣息。
1987年,包括安隆董事長雷伊在內的董事會知悉紐約威哈拉分公司的石油交易員中飽私囊,並以高超的作帳手法隱藏虧損時,不但沒解雇他們,反而對其手法讚嘆有加,並擴大交易額度。
管理者 淪為共犯結構
當安隆財務長法斯陶解釋,安隆可以「按市價評價」,將「假設的未來價值」認列入帳,亦即將安隆投資案尚未實現的未來預期現金流量折現列帳,創造出虛幻現值拉抬股價時,其他高階經理人沒有人質疑,反而高興得擊掌歡呼。
於是,道德繼續淪喪:安隆設立上百個SPE的空頭合夥組織來隱藏負債及虧損,為拉抬能源股價而自導自演加州電力危機,收買政客進行政商勾結,逼走提出質疑的美林證券分析師、投資人,防堵記者揭發內幕…。
馬秀如感嘆,電影中的旁白就像事後世人的驚訝聲般一再地出現:「這麼多一流的投資銀行、傑出的律師、會計師、分析師,何以先前沒有一個人質疑過安隆?」
何以安隆弊案搞得如此之大?能隱藏這麼長的時間?能掩住所有人的嘴?除了高明的舞弊手法,馬秀如指出,高階管理者帶頭腐敗商業倫理與道德,以致上行下效、整個組織淪為管理階層的共犯結構,才是最根本的原因。這點正是所有身為管理者的EMBA該記取的教訓。
【2006/04/2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