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3日 星期日

推動農產品認證 邁向國際

■ 楊超惟
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簽訂,讓區域與國家間貿易流通的自由程度與經濟整合程度升高,農業的全球競爭力慢慢地打破地區的界線,農產品除了保持地域性的「地產地銷」經營形態外,為因應儲運技術的提升,已由過去的「原物料」分類變成「商品」。
為促進發展具地方特色的競爭力產品,並在區域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國內農企業也隨之轉型,不過當中最重要的門檻就是「國際化認證制度」。為此,行政院農委會早在三年前就開始規劃,並制定以下三種相關措施,期許國內農產品可以登上國際舞台。
產銷履歷制度:「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乃是從農場到餐桌間透明公開所有產銷資訊的制度,也是一種可追溯性(traceability)的安心保證制度。
農委會企劃處2004年規劃並實施可追溯系統示範體系的規劃與建置,同時在去年成立產銷履歷輔導委員會,針對64項農漁畜產品成立工作小組,配合示範點的推廣與宣導制定良好農業規範,相關的農產品也得到美國與日本在台灣速食業者的訂單,甚至在國內的美商量販店內也可看到相關產品的蹤跡。
今年除擴大辦理及推廣範圍外,完成「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草案法制作業,同時建置獨立公正的第三者認驗證制度,讓消費者對具產銷履歷的產品更具信心。
農產品品質標章整合:過去許多與農產品品質相關的認驗證制度,因主管機關與產業特性的差異,產業的認驗證制度與標章不下十種,不但在推廣上造成困擾,也混淆了消費者的認知。故自今年起,農產品的安全認驗證與標章,由CAS優良農產品標誌制度作為統一的標章,包括過去常見的CAS肉品等14大類產品,新增吉園圃產銷班與有機農產品,均納入CAS證明標章規範。今年開始,消費者在市面上選購農產品,只要透過CAS的標章,就可以輕易分辨選購優良農產品。
國際認證趨向:目前國際上發展的ISO 22000,也是一種整合式的品質管理系統,是為了適用於整個食物鏈的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在ISO 9001:2000的系統架構下,配合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的原則,所發展的品質管理系統。
對於食物鏈中任何組織的要求事項,需將食品安全方針與目標以制式化呈現出來,使企業得以依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原則管理,組織只要透過前提方案(PRPs)與操作前提方案(O-PRPs),即可擬定危害管理的戰略。
這是一個以全球化的觀點,致力於食品安全管理的安心系統,自去年相關的條文通過並公布後,目前國內已有中大型食品廠相繼投入。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農業經營組經理)
【2006/04/2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