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推倒不對稱資訊牆

■ 蔡翼擎
每年年中,是全國博碩士研究生搜尋學術資料,著手撰寫畢業論文的尖峰時刻。
常上Yahoo!奇摩網站的一位研究生日前發現:網頁右上方多了一個「學術New!」的功能方塊。基於好奇,他點了這個功能方塊,再依對話框框的指示key進關鍵字。
「哇!太好了!」他心裡暗暗驚呼,跑出來的期刊論文涵蓋全國博碩士論文、中文期刊篇目影像系統、台大學術資源網和國家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等常用四大資料庫的相關論文資料。更難得的是,是Yahoo!奇摩似乎建立了某種篩選機制,雖然搜尋結果顯示各有上千筆,但先羅列出來的分別是四大資料庫最新的五筆專業論文,已不見那些雜七雜八的非學術雜誌文章。
這項堪稱「造福全國研究生」的服務,是Yahoo!奇摩去年9月來不斷努力,結合國家圖書館、台大圖書館和數位典藏計畫等國內三大學術龍頭及旗下四大資料庫,今年年中完成整合性平台的建構,才得以推出的創新服務。
參與宣布此項策略合作計畫的一位台大教授私下表示,台大圖書館願意參與合作「完全是基於學術立場」。他指出,台灣所擁有的中文學術資料很豐富,但各方資訊存在難以突破的障礙,研究者又不知善加利用,使得學術研究績效打折扣。
學術競爭 就是資訊競爭
這位教授強調,學術競爭背後是資訊競爭,目前大陸簡體中文學術資訊網已相當powerful,熱門的萬方數據、維普資訊和中國知網等學術搜尋率都很高,連台灣研究者都常上網搜尋,台灣必須加緊拆除學術資訊傳輸的圍牆。
Yahoo!奇摩搜尋暨社群服務事業部總監鄭雅仁也發現,18-24歲的網友,其中三分之一常上網搜尋學術論文資料,但環視國內並沒有一個整合性的平台,可幫助他們快速找到精確的資料。
鄭雅仁表示,需求這麼明顯,即使是一向偏重生活化及娛樂化的Yahoo!奇摩也無法漠視。「我們整合學術搜尋並非著眼於商業利益;嚴格說來,它能帶入的只是增加上網吸引力的衍生性效果」她說,「如果能再深入合作,讓研究者『一次購足』,也可在Ya-hoo!奇摩直接下載內文,那麼經濟效益才能顯現。」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宋建成也坦承,這項合作雖然意義重大,但基本上仍是「一張大菜單」。要能真正推倒那座不對稱的資訊牆,著作權立法必須有所突破。他指出,網路傳輸很容易涉及著作權侵權行為,但我國法令對網路傳輸的立法緩慢也缺乏配套措施,同時也沒有國外的中介機構,可調和公共需求與資訊擁有者的利益。
修改法令 解決侵權問題
以前也有法界人士建議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用「法定授權」的方式統一放寬著作權法第47條規定的限制,即經由立法規定,在對著作權人酌付報酬的情況下,准許國家圖書館「自動」取得著作權的授權,不必像現在須個別接洽散落各地的著作權人授權。
宋建成也慨嘆,原本國家圖書館的定位是「為政府機關、法人團體及研究人士提供學術服務」,如今卻形同「大學圖書館的總館」;原因出在「資訊傳輸」的前面還應有「資訊篩選與解讀」的機制,我們卻沒有這套機制。
問題其實不在資訊太少,而是在資訊太多又不精確,如果有專家加入篩選與解讀資訊,解決這些問題,資訊的使用效益便可大幅提升。然而,國圖的工作人員大都畢業自圖書資訊及文史科系,缺乏社會科學人才,因此僅能提供索引和目錄等「勞力密集」的服務,不像外國的國圖,能提供綜述及述評的「腦力密集」服務。
美國國會圖書館就有一個375人的單位專門從事「濃縮資訊」,把成千上萬的論文摘要改寫,再加上評論與建議。前者是述而不評的「綜述」,後者則已是智庫層級的「述評」功能。其中300人是學科專家,只有75人是資料專家。
反觀我國,行政變革及立法腳步一直追不上資訊傳輸變化的速率,更令人憂慮的是,長期放任虛擬空間,還可能出現更多「據地為王」的新藩籬。宋建成指出,根據大學法的學位授予法第48條,博碩士論文必須提供國圖紙本,著作人並可簽寄同意書給國圖,同意國圖運用,以提供各種資訊服務。但在自籌財源壓力下,已有少數大學將之視為重要的學術資產,把授權國圖的程序拿掉,只授權大學自己使用,這將是未來學術資料傳輸與使用的重大問題。
因此,Yahoo!奇摩、國家圖書館、台大圖書館、數位典藏計畫攜手合作,創立學術資料的單一查詢入口,不只是資訊搜尋便利性的突破,更深層的意義是,此舉顯示領導學術機構仍有使命感,有心聯手拆下中文學術傳輸與使用的圍牆,讓台灣的學術研究能有更充沛的學術資源可以使用。
【2006/09/1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