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9日 星期五

創意藍海》懂生意 也得懂市場

■ 鄭秋霜
全球化浪潮波及各國經濟、產業、社會等各個層面,文創、設計產業也無法置身這股洪流之外。如何幫自己也幫助客戶適應全球化的挑戰,成為業者的重要課題。認清標準化與客製化產品的需求消長,直接掌握一手的市場需求資訊,將是業者脫離「紅海」、悠游創意「藍海」的勝出之道。
日前在一場國際論壇上,奎艾特(CRE8)設計公司執行總監費斯托克(Kris Verstockt)指出,標準化(standardization)商品一向是全球市場的要角———,大型製造商透過精細調節販賣商品,並在製造端及設計端等全球供應鏈上引起共識,亟力在全球市場推動單一標準化商品。
商品客製化在地化
不過,他指出,隨著生活形態、財富等的多元化發展後,不同消費團體很難再被單一標準化產品所滿足,使得客製化(customization))產品後來居上,大型連鎖商店也不得不針對各地市場,提供符合當地客層的產品。
費斯托克說,新的全球商業趨勢是必須兼顧客製化與在地化,也就是「特定族群的客製化( Customiza-tion-by-Clusters)」,最明顯的例子之一是,麥當勞的某些漢堡很有在地特色,例如針對亞洲或中國族群顧客推出香辣雞堡等。
要找出具經濟規模的消費族群,必須靠深入的市場資料蒐集與分析,而這可能是從OEM起家的台灣企業最弱的一環。
深入市場蒐集資訊
「台灣很多老闆懂得做生意(business),不懂市場(market),但生意不等於市場」費斯托克說。
他指出,台灣以OEM起家,與國外客戶生意往來的模式是,客戶告知需求,台灣業者就負責生產製造;現在國外客戶轉而尋求中國大陸等工資更便宜的地區,他們反過來問台灣業者「你有什麼可以賣給我?」因此,台灣企業必須開始主動掌握市場資訊。
費斯托克不諱言,一個好產品要行銷全球,必須找到對的群聚,但這機率很低,學習的過程更重要,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規模就做客製化產品,對品牌是很高的風險。
台灣已有愈來愈多業者,了解到掌握全球市場資訊的重要性。
宏碁公司工業設計產品價值創新中心處長彭學致指出,為了掌握流行資訊與趨勢,除了價值創新中心人員要不斷吸收新知、自我提升外,宏碁遍布全球最前線的行銷人員,也扮演回饋市場需求的角色。
為了讓國內企業即時補捉到市場趨勢,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已與世界知名的WGSN(Worth Global Style Net-work)流行趨勢資料庫簽約合作,隨時寄發電子報,提供會員流行時尚趨勢資訊。
漢邦設計公司創意總監顧明德指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市場不在我們的手上,這是產業發展的盲點及瓶頸,「如果不懂得如何把產品賣給對的人,設計再漂亮都沒用。」
不少設計師指出,論技術或設計能力,台灣不輸其他國家,這由不少國際品牌大廠的3C產品都下單給台灣生產,就可得知;國際品牌大廠的強項,通常在於有很好的產品構想,這些構想發想於市場需求,不是閉門造車、憑空而來的。因此有好產品構想的大廠,只要找到很好的技術(通常是台灣的代工廠),幫它們把產品構想商品化。
跨越二手資訊鴻溝
換句話說,國際品牌大廠面對的是市場終端消費者,台灣OEM或ODM廠商面對的是國際品牌大廠,由國際大廠獲得的二手市場資訊,形成台灣產品直接與市場連結的障礙。這是轉型中的台灣產業,必須加速跨越的鴻溝。
顧明德指出,國外企業將工業設計師納入市場行銷部門,但台灣多半歸屬研發部門,行銷部門關心的是市場資訊,對產業變動很敏感,但研發部門從技術、機器的角度思考,兩者思惟不一樣。所以回歸到公司的架構,如果工業設計是用技術、而不是用創意思考,很難有所突破,因為「設計與市場,是互相無法缺席的」。
好創意才有大商機
顧明德認為,雖然現在大家都體認到,設計可以為產品加值,但產業界普遍的現象是「沒讓設計師發揮到極致,設計師也不知自己的極限所在」,分析箇中原因可能是設計師解釋不清自己的理念,或者公司、老闆聽不懂,不知設計師能做什麼。事實上,設計師應是公司與消費者的橋樑,代表的不只是設計部門。
在全球化趨勢下,國際品牌大廠隨時可以找到更低價格的生產者,台灣若要避開低價競爭的「紅海」,只有靠更及時掌握市場需求,提供有創意、好品質的產品,才可望在創意的「藍海」悠游。(之三)
【2006/06/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