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威爾許答客問》外資參一腳 未必是災難

【編譯湯淑君】
伊利諾州的薩克問:外國主權財富基金紛紛入股美國企業,你的看法如何?售出的股權很可觀,例如新加坡政府購得10%的瑞士銀行(UBS)股權。對管理階層的衝擊可能也很大,例如阿拉伯親王阿瓦里德就把花旗執行長普林斯給趕下台。
答:等等。單憑一個沙國王室成員,就能把普林斯逼下董事長與執行長職位嗎?或者,逼他走的其實是花旗董事會,而董事會曾聽取多方建議,包括一名碰巧是沙國王室成員的長期大股東?
我們認為,是第二種情況。而且,簡單說,那正是我們毫不擔心外國財富基金最近投資暴增的原因。這些基金由一國政府或州政府控有,用國庫的錢投資。
的確,誠如你說的,有些股權投資額很可觀。
除了投資瑞銀之外,新加坡國營的淡馬錫控股公司最近還買進9%的美林公司股權;中國政府花50億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杜拜政府的投資集團則買下6.5%的米高梅幻象公司股權。但這些交易不令人擔憂,主要反映外國投資人,不論是政府或個人,也和其他人一樣,為了尋求獲利機會而投資美國公司。
他們相中基本面好的公司,不僅因為能向這些企業學習,也因為這些公司的股價因美元疲軟和陷入困境而被低估,但未來運勢仍可望轉強。換言之,他們瞧見極划算的交易,希望參與其事。我們認為,最近主權財富基金動作頻頻,只是全球化的自然發展。至少到目前為止,都是好事。
說「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因為我們沒忘記,外國人投資美國策略資產有其潛在危險。極端仇外者總是把情況說得像是世界末日。這種說詞你都聽過了,不再贅述。我們倒不必完全斥之為無稽之談,只是以目前的外國投資水位來看,威脅國家發展的可能性極低。萬一情況轉變,可預見美國企業的董事會將善盡保護國土安全之責;否則,不久前的歷史明白顯示,政府勢必插手干預,以彌補董事會的怠忽職守。
然而,何必老是聚焦於外國投資的弊端?
最好往好處看。此刻,境外資金從四面八方流入美國,回收近年來我們買中東石油與低價進口貨的鉅額資金。這正是全球化的作用。隨著資金再循環,全球化讓世上不計其數的窮人機會增多了,最棒的是,提升了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政治和社會依存度。
所以,我建議你換個角度,來看待可能令你不安的外國投資。美國企業在時局艱困時,總是能引來尋求機會、力促公司改革的股東,像是伊坎恩(Carl Icahn)或裴爾茲(Nelson Pelz)。
有時候他們看來容光煥發,像是剛從華頓或哈佛商學院畢業的避險基金經理人。
只是現在,他們有時看來一副中國、沙烏地阿拉伯或別國人的臉孔。這都無關緊要。他們都追求同一目標:在美國資本市場獲利的機會。
【2008/01/1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