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管理教室》非營利組織也要打品牌

【經濟日報╱鄭秋霜】
非營利組織也需要經營品牌,才能累積社會大眾對品牌的認知和信任。
合樸農學市集發起人陳孟凱日前受邀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演講,分享合樸市集的四階段發展策略。
位於台中的合樸市集(Hope Market),每月舉辦一次農友市集,在綠草如茵的場地與音樂聲中舉行,促成食物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相遇,珍視人、食物與土地的關係,受到很多媒體關注及報導。
四階段經營策略
合樸也開設「好好務農」、「好好讀書」、「好好吃飯」及「好好生活」等課程,透過上課、實作及讀書會等方式,推廣合作、簡樸的生活理念。
把市集視為創意生活提案或新主張來經營,陳孟凱認為,至少要有四個不同階段的經營策略,且貫穿這四個階段的創意生活理念必須十分清楚,主事者應該隨時隨地檢討己,是否為了短期利益而背離理念。
第一個階段是「新鮮期」。任何的創意活動、生活主張或提案,剛提出時會引人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在這個階段,創意活動發揮的能量有限,因為人們還沒被感動,也還未對它產生信任,因此此時須練好有形的基本功。陳孟凱說,畢竟「理念好,營運不好」不會有成效,應把基礎設施儘量做好。
以合樸市集為例,為了方便民眾買菜後,還能輕鬆逛市集,推出「蔬菜泊車」服務,讓消費者可以寄放買好的蔬果。
接著要進入「主題期」,透過各種主題活動,維繫新鮮感。
合樸市集去年舉辦的主題活動有「公平貿易咖啡」、「有機食用玫瑰」等。12月推出的「醃蘿蔔」活動,邀請醃蘿蔔達人教導民眾自己動手作,消費者買蘿蔔回家醃製後,翌月可以拿回市集參加票選。
一旦消費者採取了行動,創意活動就進入「互動期」。
以醃蘿蔔票選活動為例,就是為了讓消費者與市集產生互動,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這個市集的一分子,而且為了衝票選人氣,他們往往樂於帶動親朋好友一起前往。陳孟凱表示,這樣的互動會帶給參與者較深刻的體驗及感動,並對市集產生認同及信任,此時,品牌才有價值。
當第三階段的「互動期」給消費者帶來感動與信任後,就可以進入第四階段「複製期」。
經營模式曝光後,合樸市集獲得不少單位的邀約,例如有家建商希望合樸到工地去辦市集,在了解這家公司沒有義工可以長期投入後,陳孟凱婉拒邀約,因為他不希望市集只是一次式事件,複製到其他地區,也要本著「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相遇」的長期理念。
加強消費者互動
為了累積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與認同,合樸經常從事產地拜訪,將拜訪農民的過程寫成文章、拍成照片,放在網站上,與網友交流,並公開農友的聯絡方式與住址,歡迎消費者直接和農友互動,這些圖文成為合樸建立人際互動與信任的一環。
自去年5月推出,合樸市集每次開市都有20多家農友擺攤,估計吸引五、六百人人潮,且有不少網友希望合樸提供團購服務,但陳孟凱說,合樸認為首要之務是先灌輸立網友與農友更多的理念與共識,這需要耐心耕耘,不應該走捷徑,有更多的互信後,團購或是相關交易就水到渠成。
陳孟凱正在評估另一個地點,希望複製合樸模式,擴大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相遇,重新認識人、食物與土地的關係。
【2008/01/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