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名家觀點》走出台灣製造的新風貌

【經濟日報╱李鍾熙】
最近大環境有許多變化,不但全球經濟版圖更替,大陸台商開始回流,國內也出現政策調整的呼聲。相信這些改變將會影響產業發展的動向,也是台灣製造業轉型,走出新風貌的好時機。
製造不但是台灣經濟成長的主力,過去也經歷大量外移及微利化的變遷,要再繼續往前發展,勢必要定位在「創造高價值」的方向上,而其型態則應走向「軟性製造」(soft manufacturing)。換句話說,未來不能只追求大量生產,也要注重高附加價值;不應只是單純硬體的製造,也要結合軟體及應用,才可能創造出相對的「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立足國際。
「軟性製造」有別於傳統只重硬體的製造概念,強調運用資訊、模擬、設計、研發、系統、整合、服務等軟性能力,創造產品特色與差異化,為製造提升附加價值。這樣的概念曾由日本IBM所倡導實施,對未來台灣製造業,應可引領出下列幾種不同的新風貌:
首先是製造精緻化、頂級化。過去台灣製造業就產量而言,雖然有許多項目名列前茅,但其平均單價往往遠落於先進國家之後。 例如許多材料、工具機、光電產品等,往往在精度、純度或速度上與頂級產品有些微落差,價格卻相差數倍;另有些產品則因為設計或外觀不夠精緻,缺乏質感與特色,而落入低價競爭的命運。若能透過模擬、設計、科技與工藝的加值,都有機會由A等級晉升到A+等級,大幅提高附加價值。
其次是能快速跟緊國際風潮的製造。由於比其他人早一步切入新產品,機會和價值也就高出很多。例如,台灣廠商能隨著i-Pod、Wii、Pleo等新產品的推出,而成為其主要供應夥伴,就是最好的例子。當然,如果台灣廠商能夠獨立推出能引領風潮的創新產品,就更有競爭優勢了。要搶先切入下一波,除了速度和傑出的製造能力外,能洞燭機先,勇於搶先投入創新更是勝出的主因。
第三種類型是結合軟體和服務的加值製造。過去台灣廠商多是接單代工,只看到硬體的大量製造,卻忽略了產品的功能和價值的產生,多半來自其內含的軟體和相關的服務。例如結合遠距照護服務的醫療器材、結合安全監控能力的攝影感測器、結合人工智慧的手工具機、結合行動服務的智慧手機等,一旦硬體與軟體和服務結合,不但創造了與競爭者的差異,也大大提高了附加價值。
上列三種製造的新風貌,都超越了過去以硬體製造為主的思維,不但需充分運用資訊軟體工具,增加各種設計、模擬、研發等軟性能力,更需要仰賴高度的創新及國際合作。因此,只有更自由開放的環境與嶄新的政策思維,才能吸引人才,鼓勵應用整合與創新,讓高附加價值的軟性製造,在台灣生根茁壯。
時代的巨輪不停地往前滾動,台灣產業發展的模式也須不斷精進,當台商回流、轉機出現時,希望我們能把握機會,走出台灣製造的新風貌。
(作者是工研院院長)
【2008/01/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