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3日 星期日

學習另類思考 邁向中庸之道

■ 林行宜
理性思維者的思考模式著重於邏輯、分析與合理性,科學家是此類思考者的代表;感性思維者則較著重於感覺、直覺與感受,代表人物為「藝術家」。
在職場中,過度理性的員工,常忽略事情處理手法的圓融性與人性構面,因而獲得冷血、無情、酷吏等評價,不容易與團隊融為一體。
另一方面,過度感性的員工,則因生性敏感與情緒化,他人無心之言詞可能引發其強烈反應,致使他人與之互動必須戒慎恐懼,而常感動輒得咎。
當然,絕對理性與絕對感性者不多,你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偏向理性或感性嗎?專家學者發展出不同的理論模型與檢測常模,可供了解自我的行為特質。
True Colors理論:將人區分為金、綠、藍、橘四種類型,原則上金色與綠色較屬於理性思維者,藍色與橘色較屬於感性思維者。
DISC理論:也將人分為四類,其中支配型 (dominance)、服從型(com-pliance)較傾向理性思考,影響型(influence)、穩健型(steadiness)則屬感性的人格特質。
PDP理論:根據美國領導特質分析系統(PDP)的分類,老虎型與貓頭鷹型較屬理性思維者,孔雀型與無尾熊型則較偏向感性思考。此外,此動物性格分析中的變色龍型,具有高度的應變能力。
就如PDP分析中的變色龍一般,因應環境靈活調整應對方式,這個中庸之道才是較理想的行為模式。所以,經過檢測,了解自己的類型與傾向後,即應設法調整。
學習理性思維:左腦主要負責執行理性思維,可藉由開發左腦潛力,協助自己提升理性思維。各領域專家學者所彙整的系統思考步驟,例如常見的管理循環(計劃—實施— 確認、行動),或KT式問題分析與決策制定程序,抑或六標準差所運用的定義、衡量、分析、改善、控制品質改善步驟等,都有助於培養科學、邏輯思維。
學習感性思維:右半腦具有抽象想像能力,主要執行感性思維,同樣地,可藉由開發右腦潛能,提升感性思維。目前坊間的同理心訓練、諮商訓練、敏感度訓練等課程,讓學員透過體驗學習、個案討論或深度匯談等方式,學習如何具備或至少了解感性的心靈。
在理性/感性的天秤中,過與不及均易造成失衡,學習另一類型思考者的思維模式,可協助自己邁向中庸之道,並具備彈性。當然,維持理性/感性天平的均衡,並非易事,依情境、個案特性等差異,而有不同的處理模式,這就有賴個人技巧的鍛練與拿捏了。
(作者是群創光電台灣人資處經理)
【2006/07/2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