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3日 星期二

劉育東談創意》何時出現下一個林懷民?

【經濟日報/劉育東】
台灣資訊產業成功的經驗,已讓我們在全球抬頭挺胸,下一步,除了思索資訊產業如何由「代工」轉型為「設計」以外,也企圖將這種成功模式,「複製」到傳統產業、文化產業甚至創意產業。
我們經常相信,只要目標正確、方法正確、操作步驟正確、預期結果正確,也就是政府的「計畫」正確,創意產業就能像資訊產業一樣,在幾個連續的六年計畫中成形,產值數百億元,並極具國際競爭力。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關鍵因素,絕非完全偶然和純粹機運。台灣在20多年前發展資訊產業時,我們有密集而願意超時工作的「勞力」、從小重視以數學為基礎的科學「教育」,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信賴科技的「價值觀」,因此,成功機率很大。
但是,以藝術為基礎的創意產業,可能完全相反,需要的不是「勞力」而是「創造力」,而且從小的藝術教育,經常只是點綴甚至直接改上其他正課,最可怕的是,全民日常生活中有多少藝術?
台灣人喜歡藝術嗎?如果這些因素尚未具備,我們現在要推動的,不是少部分成熟的創意產業,而是全面的藝術思維、藝術教育與藝術生活。這個道理雖然淺顯,但執行上困難重重,因為產業的目的在賺錢,而藝術的目的不在賺錢,甚至不會賺錢。
藝術思維與藝術教育如果是豐富的,就會表現在藝術生活上,日常生活中必須常有藝術活動,報章雜誌也要常充滿藝術。即使賠錢,也要藝術,這才是藝術的價值觀,才會是創意產業的根本。
談到創意產業,我們最常談到韓國,因為與我們有類似東方文化背景,會因填鴨式教育而忽略創意,但在政府大力執行正確的「計畫」之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席捲全亞洲,成功的創造了許多像戲劇、電影、電玩等創意產業。
過去我們會以為,韓國政府的產業政策十分精確,致力發展三項產業都十分成功,其實不然,韓國政府與民間在過去十多年科技發展成功之餘,也大量投入在「所有」文化藝術領域,終於能有「區區」幾項具備全球競爭力。
最近一本稱為「建築世界」(Archiworld)的國際建築雜誌,點醒了我這個「韓國迷思」。
台灣的建築與藝術雜誌除了報導本地作品之外,為了開拓全球視野,也希望多報導世界名作。
但實際的困難是,雜誌需要廣告,只靠訂閱收入的專業雜誌可能被迫停刊,刊登國內作品才可拉到企業的廣告,任何國際名作,都沒有廣告的機會,因而,台灣的雜誌少有國際名作報導,即使是以全球對話為主題的建築雜誌Dialogue ,也必須加入一半以上的國內作品,才能少賠。
然而,現實是,韓國的建築世界已經投入(賠錢)11年多,仍未能列名世界權威雜誌的行列。
這讓我突然驚醒,文化與藝術明明是「創造性」的行為,不是「計劃性」的產物,只能終年全面撒種、期待短暫少數的開,不可能透過目標、方法、步驟、預期結果等有計畫的執行,就會有成果。
台灣何時會出現成功的創意產業?這個問題就好像「美國何時會出現下一個馬友友?」「西班牙何時會出現下一個畢卡索?」一樣,只能終年全面的撒種,沒有速成,沒有保證,只能耐心等待。
然而,台灣何時會出現成功的創意產業?
以美國和西班牙為例,要再出現藝術大師更難,因為美國與西班牙在文化藝術上投入金額數倍或十餘倍於台灣,都還無法保證賺錢;而我們對藝術教育與生活不求回收的投入,少的可憐,卻一直想著如何靠藝術賺錢,形成產業。
沒有紮實的藝術環境,卻期望成功的創意產業,就好像要期望台灣「何時會出現下一個林懷民」一樣,除了耐心等待之外,也徒增許多無奈與悲觀。
(作者是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哈佛建築設計博士,遠東國際數位建築獎召集人)
【2006/10/0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