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7日 星期日

哈佛個案在台大》品牌演化樹的情境小綠芽

■ 陳珮馨
個案摘要
寶僑集團執行長雷富禮(A.G. Lafley)曾經表示,要打造出對消費者有意義的品牌,必須把品牌連結到對消費者有意義的產品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採用能夠反映消費者實際生活的方法,來區隔市場。
一家速食餐廳銷售奶昔的經驗,就是極好的例子。起先,速食餐廳利用產品,也就是「奶昔」,來定義市場區隔,首先,嘗試找出經常買奶昔的消費者,具有哪些人口統計和個性特徵,接著,邀請符合特性的人們,提供對奶昔的建議,是否更濃、更便宜、或是增加巧克力味?
參與品嚐的成員,提供了清楚的回覆,產品也立刻改進了,奇怪的是,銷售數字卻毫無長進。
一位新進行銷研究人員,卻顛覆傳統行銷研究方法,他一整天在餐廳,觀察消費者購買奶昔時,想要解決哪些問題,發現有四成消費者是通勤族,早上購買濃稠的奶昔來打發漫長而無聊的開車時光,同時填飽肚子。
其他時間,大部分是父母買奶昔給孩子,目的是想安撫小孩,但是當父母吃完餐後,小孩往往還在吸奶昔,反而耽誤了全家時間。
研究人員從中找到改進奶昔的線索,例如,可以做得更濃稠、加入果粒,讓通勤族喝得更久,也可以把奶昔機移到櫃臺前,銷售預付卡等,加速購買流程。當然,上午和下午,消費者面對了不同問題,若要分別解決,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產品了。
這個故事暗示,過去熟知的行銷典範,包括區隔市場、建立品牌、了解消費者等方法,已經不管用了,企業必須打出「用途性品牌」,目的是要解決特定問題,才能成功開拓一片市場。
值得討論的是,這樣的觀點,似乎全面顛覆了傳統行銷研究,是否真能帶來更好的行銷戰術呢?在過去,每年推出3萬種新產品,往往有九成產品失敗收場,「用途性品牌」能為企業帶出最佳收益嗎?
(本文摘自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討論現場
主持這次個案討論的台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黃恆獎一走進課堂,率先質疑,「行銷好像用直覺,就可以解決了?」
但現實中,許多公司砸大錢行銷,卻達不到預期成效。個案內容中談到速食餐廳奶昔例子,證明很多行銷問題,不能從傳統指標找到答案,必須回到購買奶昔的時空情境,徹底了解消費者掏出錢的目的,但是,黃恆獎問,「到底什麼是情境,似乎很抽象」
適者生存論 掌握消費情境 凸顯品牌功能
為了從頭分析,黃恆獎回到一個基本問題,到底「何謂品牌?」根據奶昔的例子,每一位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情境,都可以轉變成某一種需求或面對某種問題,所以,品牌導引人們解決眼前的問題,就像一座燈塔,承擔起導引的功能。
於是,一看到英特爾(Intel),大家就想到運作順暢的電腦,提到黑松汽水,馬上想到他是解渴飲料,不過,也有學員認為,品牌隨著時間,也會慢慢產生轉變,甚至不只有一個方向。
這就牽涉到第二個層次,品牌是否具有代表性(representation)的問題,尤其當品牌隨時間演化,逐漸成為類別代表,例如,當Xero成為影印機的代名詞、麥當勞成為漢堡的代名詞時,到底是好是壞?
黃恆獎表示,Xero品牌出現時,提供唯一的影印服務,久而久之,自然成為影印的代名詞,只是,品牌不一定能長長久久。可見,如果從演化的角度談,當同質性的商品太多時,就開始會有人離開原來的大路,分歧走出一條新的方向,每次「分歧」,都是品牌冒出頭的機會。黃恆獎以披薩為例子,必勝客(Pizza Hut)率先想出外送的點子,立刻引爆風潮,但大家都做外送服務,又有業者開始注意到整個披薩的份量太大,無法滿足單身一人的消費情境,於是出現「小凱薩」,專門賣一片片個人尺寸的披薩。
問題是品牌演化的過程中,何時會出現「分歧」?黃恆獎提出四個字「適者生存」,來形容品牌的演化邏輯。眼看不轉彎就要死了,只好轉個彎,可能是想出怪點子,促成了品牌現身的最佳時機。
柯達發明可拋棄的相機,起先只是想解決問題,讓出門忘記帶相機的人,也可以暢意拍照,最後形成了一個類別,FunSaver品牌就跑出來了。
不過,當品牌現身時,到底是品牌優先,還是廣告為先?個案文中,提到聯合利華設計的Soupy Snax湯品,可以微波、省事又營養,讓上班族下午疲累時補充精神與體力。
上市之後,反應良好,品牌經理順著直覺,以廣告重新推出產品,這一次重新把品牌命名為Soupy Snax-4:00,引發很大的共鳴,看到廣告的人,第一反應就是:「我到了4點的時候就是會那樣(指昏睡、精神不振)!」
分歧時間點 撐握廣告時機 一舉打響名號
黃恆獎認為,品牌演化的路徑,一開始先出現「最適者」,推出分歧的產品後,品牌就要強化產品方向,告訴消費者應該往右或左轉。「廣告太早出現,不是好事情」,他說,必須先有分歧的商業模式或產品,再用品牌去支持,而不能光拿強勢廣告,製造不存在的分歧。
油電混和車就是一例,黃恆獎說,豐田汽車幾十年前就研發出來了,但是如果提早十年上市,分歧點太早了,一定不受重視,等到汽油價格直飆、中東戰亂頻仍才推出,立刻大獲好評。
生物界的演化論靠天擇,但是廠商有意識,可以作決策,不過,斷定分歧的一剎那,卻相當弔詭,亦即,所有分歧發生時,市場往往一片黑暗,於是,真正的「需求」,竟然是發生在「幾近零市場」的領域。
參與討論的台大EMBA同學雅虎(奇摩)資訊公司業務協理韓志傑也指出,第一個推出影印機的,不見得是Xero,多芬(Dove)也不是第一個推出洗澡肥皂的廠商,因此,該如何在分歧時,讓消費者認為你是「第一個」,就必須憑靠廣告、公關手法,來建立強烈的形象。
不過,很多廠商選擇背道而馳,不採用分歧,而是選擇「聚合」策略,於是手機併相機、PDA併掌上型電腦等。
如果把解決問題的品牌,稱為「用途性品牌」,聚合策略採用的,就是「背書性品牌」,把許多的產品,掛在同一個品牌下,或是從某一個品牌開始,肆意延伸不同產品,但不一定有能力,導引懷著特定問題的消費者,甚至「背書到最後,把目的都搞昏了」。許多車廠都遇到這般困境,推出太多雷同的品牌,每一款車種都是多重用途,最後反而面目難辨,陷入「品牌的精神分裂症」。尤其,很多公司拿來背書的品牌,本身就非用途性品牌,例如Sony,旗下的品牌五花八門,包括記憶卡、遊戲機、液晶電視等,使得上一層的Sony品牌,顯得過於無所不在。
課堂結束前,黃恆獎指出,強調透過觀察的方式,找出消費者遇到的問題,進而提出用途性品牌,目的是希望提醒各位,不要被傳統的行銷研究全盤主導。
例如,傳統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常會作太多的延伸、交叉銷售,產生許多漫無目的的功能性品牌。
當然,質化的研究結果,常會面臨質疑,比較難以取信主管,但是如果能適切結合,偶而跳脫量化方法,「用眼睛看,觀察一整天」,往往有機會發現契機,進而開拓一片嶄新市場。
【2006/08/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