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7日 星期三

亞洲通路業 同中求異

■ 潘進丁
流通產業千變萬化,隨著生活型態轉變,過去20年來,亞洲流通零售業幾經變革,成為更豐富、多元,也更專業的生活產業。
仔細回顧過去的變遷軌跡,不同的市場,如日本、台灣、中國大陸,卻有不少相似之處,身為流通業的老兵,透過這樣的對照,不禁揣想台灣流通業的未來,會是何種面貌,以及該如何及早因應?
十幾年前,台灣全家籌備時期,日本FamilyMart創立者之一沖正一郎,親手畫了一張日本流通業發展圖給我參考,事隔多年拿出來一看,赫然發現這個軌跡與台灣近20年的發展有極大的相似處。更有趣的是,正在興起中的中國大陸零售業,也朝同樣模式前進。
交通系統影響展店
50年代,許多日本百貨公司,都和西武百貨一樣,沿著鐵道開設,後來交通系統發達,城市朝向郊區,以甜甜圈狀向外圍擴散,促成60年代大型店興起,西友、伊藤榮堂、Jusco及一些大型電器專門店等,都是當時開始發展的。但也因為大型店的快速擴張,影響到原有商店街商家的營運,日本的商業大法「日本大店法」於是誕生,從此限制大型店的發展。
70年代,日本全家的母公司西友集團,就是因應大店法的限制,轉投資FamilyMart便利商店,伊藤榮堂成立7-Eleven,大榮集團投資Lawson,今天日本的幾大連鎖超商體系都是當時成立的。
相對於日本的漸進式發展,台灣當今的主要流通品牌,除了統一超商,幾乎都是1988年前後出現、同時起跑的;其中包括百貨業的超級店SOGO忠孝店、頂好惠康超市、萬客隆、家樂福、全家、萊爾富、OK、福客多等。這段時間可算是台灣流通業現代化的起點。
17年來,台灣流通市場出現很大變化,多品牌的競爭,既加速產業的發展,也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水準直追歐美、日本同業。但因市場規模小,每個業態都出現寡占現象,除非能成為數一、數二或數三的player,否則幾乎沒有空間。
市場呈現寡占局面
例如新光三越、SOGO獨霸百貨市場,量販市場則由家樂福、大潤發等獨領風騷。連鎖超市已成頂好惠康、松青天下。超商業也有同樣現象,前三大連鎖幾乎占有六成以上市場。
全球矚目的中國大陸流通市場,雖然都市結構與商圈發展、法令等條件,與開發中國家仍有落差,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正在重複日本、台灣的軌跡,演進速度不但更快,也更跳躍。
例如北京由一環、二環、三環,持續向城市外圍擴張開發,大型量販店家樂福、頂新樂購等隨著城市開發腳步,落腳都市外圍,以低價取勝,大賺其錢。這與日本東京的甜甜圈式生長型態和商業發展歷程,如出一轍。
大陸發展潛力十足
以大陸國民所得和生活型態來看,目前超商業態仍在起步階段。有趣的是,大陸女性就業人口多,都會區外食比率相當高,食品消費占可支配所得不低,便利商店的鮮食、服務性商品需求,比一般預期高。不到一年上海全家的便當等鮮食業績占比已達15%,甚至比台灣全家還高,可見超商業在大陸都會區,有其跳躍潛力。
2005年更是大陸零售業現代化的分水嶺,加入WTO、開放外資獨資經營零售業,勢必更加速中國大陸零售市場百花齊放,各國高手加碼衝刺,競爭也將明顯激化。
其實2005年何嘗不是台灣流通業嚴苛淘汰賽的分水嶺,各種業態趨於成熟,真正進入微利又超競爭的時代。大陸等海外市場又是各國強敵環伺,台灣流通業下一步要如何走?
從日本的經驗來看,早就進入成熟期的百貨業,為了突破,結合休閒餐飲、娛樂的主題式商場應運而生,台灣百貨業近來面臨高度競爭和同質化的問題,也步其後塵,美麗華和京華城因此誕生。
十年前,日本部分超市業者就定位在金字塔頂層,並且與產地聯合,進行農漁產品的產地與品質控管。去年起,台灣超市也掀起精緻化浪潮。
至於超商產業,金牛商品日益難求,商品黃金期縮短,除了已導入的資訊化及無形商品,還能如何突破成長瓶頸?
虛擬通路掀新浪潮
無店鋪販賣和虛擬通路,是一個新興且不可避免的浪潮,實體通路不但不能自外於此,且應積極擁抱,與之結合,這也是各種零售業態的一大挑戰。
在此同時,零售業的本體與本業,也必須加速應變、轉化,保持彈性,進行流程的改造與效率提升。
然而,在一流好手的競爭決賽中,變化與彈性,不是漫無章法即行得通的,背後必須有一個細膩而強勁的配套系統,關鍵就在誰能最快建構起來,順利運轉。
面臨詭譎變局,從先進國家的演變,或可觀察到一些方向。但市場生態與生活習性不同,解決方案應該也不一樣,我們仍須找出自己的答案。
(作者是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王家英整理)
【2005/04/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