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4日 星期日

優盛醫學科技》專注領域 創新價值

■ 溫肇東
優盛醫學科技公司1997年迄今一直排名血壓計第一大出口廠商,2000年名列世界第六大,占全球產量6%。2002年,全球市占率進一步提升為10%。20年來深耕電子血壓計產業,優勝醫學科技在穩定中求成長,未來發展目標更定位為「全民保健、全面醫療」。
切入新領域 迅速茁壯
優盛成立於1988年,初期以通訊相關產品及個人醫療用品為主,1990年董事長葉健和到歐洲尋求解決撥話器系統一項難以解決的問題,促發了進入電子血壓計市場的動機。
他回顧當時的轉折:「撥話器系統問題太難解決,電訊條件不是我們能克服的,所以就想發展新產品,翻國外的購物目錄,發現這種大概賣200多馬克的電子血壓計,還不錯。當時一般人認為電子血壓計不太準,而且大部分的製造廠在日本,所以就到日本去看看,瞭解哪些廠商在供應。」
當時,葉健和也看上電子血壓計OBM的機會,他表示:「當時的電子血壓計幾乎都是made in Japan,沒有made in Taiwan或made in China,而且零組件都在市場上找得到。在技術面方面,我們的技術團隊覺得做得到,而且業界一直沒有統一標準,夥伴們經過一年半的測試就研發出來,血壓計市場沒有Sony、IBM之類領導品牌,所以我們認為還有OBM的機會,軟體可以自己撰寫、零組件找得到,加上一般消費者認為電子血壓計不太準,那就表示有進步的空間。」
1992年推出手腕型電子血壓計RM-3000之後,優盛很快就成為世界級的專業廠商。優盛一直以生產高標準產品自許,先後獲得ISO 9002、EN29002、EN46002等認證,規模也因此急速成長。
葉健和認為,如果把優盛的發展比喻為教育,1991年~1993年是國小階段,在這個階段優盛決定專注於血壓計市場,任何事情都是新的嘗試,主要目標是設計出手腕型的電子血壓計;1994~1996年則是中學階段,軟體的設計及設備的準度設計最重要,積極爭取品質認證及醫學設備品質認證;1997~1999年,電子血壓計的大量生產帶來豐沃利潤,並且進軍大陸市場。
優盛自有品牌產品占10%,也生產通路ODM產品,美國市場通路品牌占52%、自有品牌占48%;歐洲的通路及自有品牌各占半數,所以外銷市場以ODM為主,2003年開始積極推動台灣及大陸市場,以OBM產品為主。
以前,優盛比較著重歐美市場,但是隨著銷售經驗增加以及台灣、大陸消費形態、醫療保健觀念改變,優盛今年開始在台灣設立內銷中心,並打算在台灣、大陸深耕自有品牌。
產業特性 正是契機
電子血壓計產業具有三項特性:
1.進入障礙高
醫療器材產業需整合醫學知識、人因工學、電子電路、軟體撰寫、材料結構、資訊網路等六大領域,進入產業的障礙相對較高,也鮮有人才完全具備上述技能,公司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及精力來培育人才。
2.產品生命周期較長
電子血壓計的產品生命周期相對較長,因為電子血壓計只要維持準度,通常消費者不會快速汰換,因此同一款式的電子血壓計只要準度夠,通常只要做小幅度的修改,強化使用介面的容易度,即可以繼續存活在市場上,因此產品生命周期較長。
3.各國認證取得不易
各國對於醫療器材認證皆把關嚴格,進入歐洲市場則要取得CE(歐洲聯盟) 認證,進入美國市場必須取得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中國大陸則要取得公共健康部許可,日本也有一套認證方式,要將產品銷售到國際上,產品必須符合各國的特殊規定,因此取得認證繁瑣且困難。
優盛可以立足全球電子血壓計市場,主要歸因於以下核心競爭利基:
1.研發及生產利基
優盛的研發核心能耐有精密氣閘、脈波加速分析、量測軟體、精密加壓馬達及波形電腦分析程式。優盛善於運用、組合這幾種核心能耐,發展及改善新產品,並針對這幾項核心技術申請專利,經由專利權的保護,減低仿冒並確保競爭利基。
在生產效率方面,優盛目前已將製造大部分移至上海廠,除可整合所有的生產流程,並可就近瞭解大陸市場,作為之後發展的資源。優盛整合SMT(表面黏著技術)、精密模組開發技術、組裝測試技術、塑膠射出技術及腕臂帶加工技術,幫助上海廠的運作更為流暢且具效率。
2.行銷及認證利基
為了達到行銷效率,優盛除了提供多樣化的產品供消費者選擇,還積極取得各國的專利權、著作權及認證。優盛並沒有將公司所有的技術申請專利,而是挑選最重要的幾項專利好好經營。優盛的專利有血壓計之排氣降壓改良結構、血壓計之測量情境設定方法、血壓計測量情境之裝置、電子式血壓計量測裝置、數位壓力計。優盛並取得台灣ISO 9001、EN46001、醫療產品指令 (93/42 EEC/MDD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510K) ,歐盟的CE No. 0366四種認證。
邊做邊看 機動因應
優盛一開始評估電子血壓計市場發現,本身具備生產及設計的能力、電子血壓計市場無標竿品牌以及醫療護理產業是未來的趨勢,這三大因素是導致優盛進入電子血壓計產業的契機,透徹的產業分析,使得優盛對於電子血壓計產業充滿信心。葉健和說:「在生產第一台電子血壓計過程中邊做邊看,在過程中我們就知道,只要有本事將產品做出來就會賺錢,到美國參展,大概只花了二天就把所有的生意搞定了,一次賣五個客戶,全部也只有六個客戶」。
接著,優盛的業績及知名度慢慢提升,葉健和體認到,電子血壓計產業的競爭重要性依序為通路布局、創新、功能,最後才是品牌的認證,優盛隨時搜尋環境資訊,並機動地因應環境的改變。
他解釋:「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品牌血壓計只有48%,通路品牌有52%,如果只堅持自己的品牌會沒有飯吃,還是必須要有客牌的產量,必須要有彈性,歐洲也是通路品牌和原廠品牌並存。」
隨著業務及營業範圍擴大,優盛視野、願景隨之擴大,但內心仍是謙遜的,談到對未來的願景,葉健和說:「一開始是不是就有要做幾千億的承諾,還是慢慢做,才發現有這種機會。人生下來就決定做總統,還是選了立委之後才慢慢發現也可以做總統。我目前給自己訂的目標是要做100億元,再看看自己能做什麼,如果目標訂為3,000億,在這個產業暫時是不可能實現。醫療耗材產業比較保守,雖然整個醫院的產值很大,可是項目太多,從耗材、病床等,一個企業不可能包辦所有的產品,必須有所選擇。」
(作者是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2005/04/2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