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4日 星期四

成功者失敗學》陳瑞斌平常心 敲響天使音符

從音樂國度回到現實世界,陳瑞斌也遇過許多挫敗。當年出國念書,他曾以為得獎就是一切;後來發現,得了獎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因為現實生活和舞台上根本是兩回事。

自稱是白手起家的「音樂個體戶」,陳瑞斌從20歲出頭起,每次舉辦演奏會都得親手打理一切。那時,他沒有人脈,也不懂得找企業贊助,所有事都靠自己摸索。

「以前我一直作夢,以為比賽完,拿到獎,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因為從音樂歷史上看來,很多偉大音樂家彷彿都是得了獎就平步青雲。我以為只要做到那樣,就與他們畫上等號,但事實不然。」

陳瑞斌說,學音樂的他不太能理解現在的商業時代,即使如此,他仍得學習了解音樂以外的世界,以便與社會、企業打交道,因為沒有人支持,音樂家會很辛苦的。難怪陳瑞斌會說:「我要面對的不只是音樂而已,我覺得我現在還處於半失敗的階段。」

面對現實的挫折,陳瑞斌給自己心理建設,換個角度看事情。「我不是為了現在而活的,而是為了死了以後而活。如果是為現在而活,我大概老早就轉行了。」

即使音樂的主流不在舞台上,而是教學,但陳瑞斌認為,「如果我走了,可以留些演奏、聲音給社會,那麼從我手上出來的東西就會跟別人不同。這也是我對此生的交待,不然我13歲就出國唸書,意義在哪?」

對於許多年輕人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陳瑞斌強調,一定要找出興趣所在。即使他認為「自己職業錯了,但興趣是對的,下次投胎,仍要做這行!」

陳瑞斌相信,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即使沒失敗,也很痛苦。「我不相信那樣的成功,會很快樂。」

「成功對我而言,不是一個時刻,而是一條路。」陳瑞斌說,很多人看成功,是看一時的,但成功、失敗是一個過程。「他可能比你早10年或20年成功,但成功不是一時的,定義也不在比別人早,而是跟別人不一樣。」

他也指出,人生在世,靠工作賺錢,通常不難,但「如果我做的東西是最好的,你賺再多錢也買不到,那才是真正的可貴,只是後者通常是傻瓜。」

「我這一生留下的絕對不是錢,而是與藝術有關的東西。」陳瑞斌仍將在音樂演奏路上,做個不悔的獨行俠。(下)

【2008/08/1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