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財會全球化台灣企業未來挑戰

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D3版 周建宏
2008/8/14

台灣的跨國企業為了布局全球經營策略,顯現財務報表國際化水準,以取得國際資本市場資金,開始籌備編製符合IFRS的財務報表,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全球會計原則時代來臨已經是必然之潮流,在未來幾年,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因此成為台灣跨國企業不得不知的課題。

為何IFRS的採用能夠蔚為風潮,主要是在於下列幾點:

依據IFRS編製的財務報表,國際間認為較具透明度及可信度,可提供給投資人及銀行家較高品質的財務資訊,也提高企業本身具備優良財務報導能力的形象,間接影響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的效果。

企業依據IFRS編製的財務報表,與國際競爭者間的財務報表較具比較性,可提供制定企業國際化經營決策之依據。

整體而言,可以促進國際資本的效率及流通性,不管是透過國際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或是透過跨國企業購併。

會計準則整合的必要性

會 計是商業的語言,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結果,需要透過會計準則或財務報告準則,編製成財務報表反映出來;除了作為企業管理當局評估其經營績效,並訂定經營 決策之依據外,在這個資本化主義的社會中,更重要的功能在於提供投資人或債權人制定投資或授信決策的參考,且由於全球投資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是不受國界 的限制,許多歐洲國際化很深的公司,其來自海外股東的持股比例都遠超過5 0%,這些都證明了資金無國界的現象。

既然如 此,若企業的財務資訊仍是依各國不同的會計準則編製,而投資人仍必須透過一個轉換程序,才能得到依他所熟悉的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務資訊,將造成國際資本市場 投資人在評估投資標的時極大的不便;或者讓企業疲於奔命,編製數套財務報表以供不同國家的投資人參考。這對講求效率的資本市場而言,幾乎是難以承擔的成 本,長此以往,小則降低企業至國際資本市場籌資之意願,大則降低整體國際資本市場流通的效率,因此會計準則整合的必要性是無庸置疑的。

整合的第一步是取得共識,所有國家都必須放棄自己的本位主義,共同參與來積極推動這項艱鉅的任務,並訂定時間表;目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便在進行這樣的工作,且績效卓越,但全球資本市場總市值最高的美國目前仍態度不明,美國雖然是國際會計準則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也一直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但尚未決 定是否於未來改為採用國際會計準則,而美國證管會雖然已建議接受直接以國際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務報表申請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而不需經過轉換,但尚未同意其 國內公司採用國際會計準則,因此是否能進一步完全的整合的第二步是就目前主要會計準則間進行詳細比較,找出差異所在,再就差異部分尋求一個較合理且較為大 家接受的折衷方案,待主要準則都達成共識,並整理成一套完整的會計準則後,應前後對照以確保彼此間並無矛盾之處。這套全球一致的會計準則出爐後,委員會仍須經過公聽會的程序,給予各國相關人員一段時間來提供意見,並在聽取各方意見後再決定是否修改,一旦定稿發布後,全球都必須依循新的會計準則。

台灣會計準則的定位

台 灣的會計準則早期是依循美國會計準則的架構,許多會計公報也是參考美國公報而制定,自從加入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後,會計準則的制定則改為以國際會計準則架 構為主,若有不足再參考美國會計準則,這樣的轉變是符合國際潮流的。然而,台灣的會計準則雖然號稱與國際會計準則類似,但由於未全面採用,因此對國外投資 人來說,依台灣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務資訊接受度並不高。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台灣的的會計準則已大致與IFRS接軌,除少數 例外,如IAS39有關loan impairment部分並未列入34號公報範圍內,公報的規定已無重大差異,但IFRS眾多的解釋令及IASB的看法,由於尚不屬於台灣會計準則的範圍 內,因此在應用上,並不一定要採用。即使會計原則規定一致,但政府法令可能會使其在應用上與IFRS不一致,最近的例子如員工分紅係以年底價格為計算基 礎,可能會使最後入帳的金額,與IFRS產生重大差異,另外如34號公報中對於未上市櫃公司股權投資ㄧ律採成本法,也與IFRS規定不符

除 法令外,實務上的應用也經常造成重大差異,最常見的例子如企業併購時採購買法,對於交易價格的認定及購買價格的分攤(purch ase price allocation, PPA),在國外的實務通常會由一個有經驗的外部專家來提供專業的意見,以供企業作為入帳的基礎,但在國內則經常由公司內部自行決定,其結果與如採用第一 種方式通常有差異。

美國會計準則的未來

美國一向對其會計準則的完 整性及嚴謹性非常自豪,在安隆案發生以前也少有人懷疑這樣的看法,但自一連串的舞弊案發生後,許多人開始質疑是否以詳細規則為主的美國會計準則反而讓企業 更有操作的空間,只要將交易設計成符合規定,不論交易實質為何,都可以按準則的方式處理。這樣的說法雖然未必正確,但一定程度反映現實的狀況,也正因為如 此,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 ing Standard Board)也開始思考是否應放棄本位主義,而與國際會計準則整合,一旦國際會計準則與美國會計準則整合後,相信一個全球一致的會計準則將很快會出現,因 為沒有任何其他一個會計準則可與之抗衡,除非這個國家的投資人及企業都不與外界接觸,否則都將被迫接受。

IFRS對台灣企業的影響

隨 著國內企業全球布局的腳步不斷邁進,有越來越多的台灣跨國企業,透過海外上市,或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全球存託憑證(GDR)或美國存託憑證 (ADR)的方式在國際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雖然目前並非所有國際資本市場皆要求要採用IFRS,但不代表未來不會改變,而且即使沒有要求,若全球國際級的 企業或主要競爭對手都已採用IFRS,國內企業為維持資本市場的競爭優勢,可能仍不得不配合採用IFRS,因此國內企業之財會人員仍須隨時注意國際會計原 則發展趨勢,不應置身事外。

不同於之前以歷史成本為主軸的會計處理準則,IFRS主要係一套以資產負債表導向的公平價值 評價模式,損益的衡量受到淨資產公平價值變動的影響極大;且合併報表的範圍也從股權控制擴大到實質控制,甚至包含無股權的特殊目的個體,過去台灣企業在轉 換至IFRS時,通常在合併報表、收入認列、企業併購、金融商品、股份為基礎之獎酬及轉投資方面存有較大的差異,另外在揭露上也有許多與國內規定不同的地 方。

由於IFRS的轉換必須重新檢視所有的重大交易文件及流程,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準備工作,因此若台灣企業意識到未來 必須編製符合I FRS財務報表時,應該要提早準備。在事前的準備工作上,應諮詢外部專家的意見,畢竟國內企業的財會人員多半並無IFRS轉換的實際經驗,對IFRS也並 不熟悉,透過一群有經驗的專家協助複核文件及流程、辨識會計原則的差異、蒐集轉換所需的資料,以及相關的專案管理,對於轉換工作的進行及時程的掌握,會有 很大的助益。

IFRS對跨國企業財務報表及國際資本市場衝擊之大,並不小於美國沙賓氏法案。然而在企業界及投資人對全球 一致的財務報告準則的渴求之下,IFRS的潮流已經無法避免。台灣的跨國企業為了布局全球經營策略,顯現財務報表國際化水準,並吸引國際資本市場分析師及 投資人的目光以取得國際資本市場資金,開始籌備編製符合IFRS的財務報表,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作者為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資本市場組會計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