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郭台銘與富士康第03講:稱霸全球PC代工市場的訣竅

徐明天/財經記者  

郭台銘創業之初,是做塑料零件出口的,接下來又做電視機的旋鈕,這些零件都需要做模具,然後才能生產。當然,他絕不會滿足於做這些低檔貨,但要做高檔產品,首先就是模具要好,而當時,受制約的就是模具。因為臺灣「黑手」模具師傅師徒傳承的小工廠製作,全靠手工和經驗,不但技術上難以提高,而且速度很慢。因此,郭台銘有了一點積蓄之後,首先投資的就是模具廠,並且是在抵禦住房地產和貿易屯積的高利誘惑的情况下這麼做的。

 有五年的時間,郭台銘在產品上並沒有什麼大的進展,一直做一些不起眼的小東西。但是到了第五年,他的模具製造人才技術大大提高,已經能擔當大任了,當個人電腦業務興起的時候,他果斷地選擇了電腦連接器這個產品。因為,他認為已經掌握了50%左右的技術,實際上大部分是模具技術。

 當然,當時郭台銘的模具能力也可以去做手錶、照相機、化妝盒等造型奇特或非常精密的產品,但是他選擇連接器,看到的就是其以後的延伸能力。

 隨著電腦技術的日新月異,連接器也日益精進,迫使郭台銘不斷地提高模具開發能力,從而讓富士康保持在連接器領域的絕對優勢。2001年下半年,臺灣和日本有多家公司相繼推出Socket 478連接器,與富士康搶市場,價格一上來就比富士康低出很多。而富士康憑藉其品質優勢,並不降價,但市場地位牢固。當時,富士康有關負責人盧松青自信地表示:「與Socket 370比較,Socket 478絕對是另一個層級,若臺灣同業連Socket 370的品質都無法克服,遑論Socket 478?」事實上,富士康的連接器由於接腳是球狀設計,可適應未來中央處理器時脈達到2GHz以上的需求,被主機板產業的研發人員認為,穩定性確實較其他廠好得多。

 依靠強大的模具開發能力,富士康提升的是製造的能力和水平。向上延伸,富士康逐步囊括機殼、印刷電路板、隨機存取記憶體、光碟機、電源供應器、中央處理器等關鍵零部件的連接器生產。在「複合式」、「模組化」、「光電」、「高頻」、「表面直接粘著」的趨勢下,富士康的連接器成為電腦小、輕、薄、短、強的利器,特別是連接器大大提升了將各類元件「模組化」、「系統化」的能力。在美國,開發一項結構模組,需要十六個星期,而富士康只需要六個星期。在這種趨勢之下,富士康的連接器就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整合能力,將電腦製造整合到了一起。這就是富士康稱霸全球PC代工市場的訣竅。這種整合能力體現的是速度、效率、成本和品質。你要有迅速上市、先進、低成本、高品質的電腦,就得找富士康代工生產。(本文摘自《郭台銘與富士康》,馥林文化出版,2008年8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