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日 星期五

放送獨特的生活形態

【經濟日報/張培仁】
回顧台灣音樂發展史。75年以前,是早期群星會時代,深受上海文化薰陶;75年之後校園民歌出現;到了80年代,抒情歌曲當道,開始從過去的資訊中學習音樂創作。90年代,偶像型歌手當道。
1998年是台灣唱片業的巔峰,產值高達160億元,以當時台灣最大的唱片業者為例,大陸年營業額便有人民幣2,000萬元,這還不包括盜版CD。
到底台灣唱片業者在大陸賣的是什麼?其實,音樂消費者買國外的產品,買的是一種better life:台灣買日本、南韓的better life;日本買美國的better life;他們對生活方式較糟的國家的音樂產品,是不會有興趣的。
談音樂產業的未來,要先了解台灣的競爭優勢在哪裡。雖然大陸的競爭規模是台灣的十倍,但生活形態(Life style)是不能複製的,這從兩岸會流行的偶像類型即可窺見端倪。以言承旭為例,台灣人之所以認為他帥,是因為台灣夠富裕、自由,才會懂得欣賞「頹廢」的風格。大陸的偶像,留個平頭,還頗像人民解放軍。當全球化發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它就會融入你的生活狀態,並影響新創意人才的出現。
生活形態是什麼?簡單舉個例子:HIP HOP源自年輕的黑人。有錢的白人小孩可以買NIKE、PRADA,貧民區的小孩為了維持自尊,只好刻意標新立異。也因此,邊陲地區是發現新生活形態的極佳觀察點。生活形態學不來,抄襲就會走樣變形。所以無法找到生活形態的獨特性,就很難有競爭優勢。
以伍佰為例,他上綜藝節目是不玩遊戲的,我只好安排兩位作家負責他的宣傳。這兩位個作家很喜歡伍佰,媒體人覺得主流的人嗅得出流行趨勢,也就會跟著散播。這兩位作家五年總共賣替我們賣了350萬張伍佰的CD,一人一年創造10億元產值。
這一切起源於消費者,如果沒有生活形態的生活經驗,是無法創造的。當台客風出現,伍佰到大陸做宣傳時,「台客」已經成為一種美學與生活態度。沒有人會為了功能而聽音樂,台灣一定要孕育優勢的生活形態,才能吸引世界各地的聽眾來聽我們的音樂。
(作者是中子文化執行長,孫翠杏整理)
【2006/12/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