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6日 星期六

哈佛個案》藥不藥賭一把?精算後再下注!

【經濟日報/陳珮馨】
個案摘要
大藥廠默克製藥公司(Merck & Company)的財務評估分析部總裁里奇‧肯德(Rich Kender)成立專案小組,考慮是否要向小型藥商LAB製藥公司,購買戴伏寧(Davanrik)新藥的專利授權,戴伏寧對於憂鬱和肥胖有潛在療效,但仍在臨床發展階段,必須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三階段臨床測試,才能正式上市。
身為研究導向的全球製藥公司,默克製藥從1995年起,開發15項新產品,銷售額和盈餘迅速成長,默克旗下最暢銷的藥品包括Vasotec、 Mevacor、Prinivi及Pepcid,在全球共創造57億美元銷售額,不過,這些藥品專利權將於2002年到期,一旦其他替代藥品出籠,勢必衝擊銷售量,默克因應方式就是不斷發展新藥。
發明戴伏寧的LAB製藥公司已有15年歷史,未有任何產品成功通過FDA的臨床測試,唯有部分藥品通過前一、二階段,另有一項經過第三階段的化學藥品,剛遭FDA駁回,衝擊股價達30%以上,使得LAB不願意為戴伏寧籌資,希望將專利授權給大規模的製藥公司,以滿足迫切的現金需求。
若是成功授權,LAB先會獲得一筆頭期款,戴伏寧每通過一階段臨床試驗,LAB也可收取額外款項,通過FDA核准銷售後,LAB則依照銷售金額收取授權費。不過,戴伏寧的療效是針對「憂鬱」或「減重」,抑或兩者兼備,將會影響第二、第三階段的成功率和付出成本,默克製藥考量所有變數後,估計需耗時七年通過核准,最後約有10年市場獨佔期。
面對一長串估計數據,默克是否應接受新藥授權?若您是肯德負責與LAB談判,您將尋求改變哪些付款條件?
(摘自HBS哈佛大學商學院個案,陳珮馨)
【2006/12/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