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8日 星期二

利基企業》看得到 就買得到

■ 台北訊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電視劇裡的女主角穿了一件漂亮的洋裝,雖然自己也想要買一件,卻不知道洋裝大概要多少錢,要到哪裡買。
看準了消費者有這樣的需求,舊金山的送到家代理公司(Delivery Agent),透過網路專門販售電視節目、電影、音樂錄影帶,以及運動賽事等娛樂影視內容所出現的產品。
因此,當觀眾在電視影集「慾望師奶」中,看中了主角家裡的躺椅,或者喜歡電影「追殺比爾」裡,主角所開的車子,都可以在送到家的網站上找到這些產品,並且直接付費訂購。送到家標榜「看得到的產品,就買得到」。
由於送到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新穎而獨特,成立四年來快速成長。去年,該公司總共賣出1.4萬多件商品,今年營收預計將達1,900多萬美元。這家擁有40名員工的私人企業司,躋身創業雜誌(Entrepreneur)的「美國成長最快速的100家公司」之列。
創造三贏局面
送到家的經營模式是,與娛樂節目製作公司合作,由製作公司的服裝、道具、佈景等工作人員,列出節目中所使用的商品。之後,送到家再和商品的製造商聯絡,如果製造商願意合作,節目的網站上就會出現商品的廣告,供有興趣的觀眾點入,連結到送到家的網站進行購物
以影集「慾望師奶」為例,一年總共推出23集,每集平均有175個商品可供販售。送到家以批發價向合作廠商買進商品,再在網站上以零售價賣出,所得的利潤與「慾望師奶」的製作公司分享。對於製造商而言,與送到家合作,多了商品曝光、增加銷售量的一個新通路,等於創造三贏的局面。目前總共有31個電視節目、 15部電影,以及13個運動賽事與送到家合作,而且數目還在陸續增加中。
這種合作模式的銷售威力,可以從送到家開張以來最熱賣的商品看出。美國知名的生活節目主持人瑪莎史都華,因為涉及內線交易而入獄,去年9月出獄之後,她在新主持的節目中,以獄友贈送、她在離開監獄當天所穿的上衣亮相。
這款上衣在送到家的網站上,以49.99美元出售。節目播出後的48小時之內,就賣出7,600件,創造70萬美元的銷售佳績。史都華將收益全數捐給慈善機構。
送到家販售商品的能力驚人,因此有愈來愈多廠商化被動為主動,自動找上門。例如,最近Penta礦泉水就和送到家接觸,安排在NBC電視節目中現身,且在該節目與送到家的連結網站進行促銷。結果有2萬人次的觀眾,從送到家網站下載Penta礦泉水兌換券,一半的人還訂閱Penta電子報
促銷手法多元
為了增加吸引力,送到家的網站除了為商品分類,還計劃推出其他的新功能,包括觀眾可以節目的角色、集數、場景、品牌等多種方式進行商品搜尋;除了商品基本資料之外,還附加它們出現在節目中的短片,讓觀眾確認是否是他們想要的商品;更訪問節目的工作人員,談論他們挑選商品的想法、心得;並在節目播出之前就先打商品廣告,以增加觀眾看節目及看商品的興趣。
不誠實的廣告?
送到家將購物程序截彎取直,對於廠商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大福音,但卻也因此遭到批評,認為這種做法比置入性行銷的殺傷力更大。置入性行銷是悄悄把商品擺放在節目中,觀眾看節目時也看了廣告。如果觀眾對商品有興趣,會自行尋找方式購買商品。
批評者認為,送到家的做法不僅包含了置入性行銷的前半段,後半段還更進一步,把購買商品的方法連結到節目的網站,在節目中廣告商品的效果更為明顯和直接。美國一個非營利組織,去年5月在舊金山紀事報上抨擊,送到家代表的是「不誠實的廣告」,是觀眾在沒有防禦的情況下,誤把廣告當節目來看。
以「慾望師奶」為例,四位女主角所用的物品,從洗碗的手套、瑜珈墊到手表,甚至她們住的房子牆上所塗的油漆,都在送到家的網站上待價而沽。
對於這樣的批評,與送到家有多個合作節目的NBC電視台表示,觀眾原本就很喜歡詢問節目中出現的商品資訊,公司的網站上總是塞滿許多觀眾的詢問郵件,NBC與送到家的合作,滿足了觀眾這方面的需求。
送到家的創辦人費茲賽門斯接受舊金山紀事報訪問時,也予以反擊。他認為,許多民眾看到名人用什麼,也會想買來用用看,公司的事業是建築在顧客本身的興趣上。
姑且不論送到家是否加劇了節目廣告化的爭議,公司打出「看得到的產品,就買得到」的創新做法,的確在擁擠的零售業中,為自己殺出了一條生路。
(本文摘自8月號《EMBA雜誌》,網址www.emba.com.tw
【2006/08/0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