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6日 星期五

e起提升競爭力

■ 許朱勝
中小企業是台灣產業的特色及經濟發展主力,換句話說,中小企業的榮枯牽動著台灣的經濟起伏。隨著台灣加入WTO,中小企業面臨市場開放的壓力;儘管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供應鏈仍位居要角,卻無法避免國際分工潮流、國內外市場界線消失,及中國和東南亞等國磁吸效應的衝擊。
投資IT 節省成本
以IT產業為例,跨國企業紛紛布局全球,逐「利益」而居,追求最低成本及零庫存零組件來源,讓台灣的中小企業遭遇前所未見、來自於客戶需求快速改變的沉重壓力,以及全球化浪潮席捲的競爭態勢。
中小企業營運管理必須同時維持金流、物流及資訊流的平衡與流暢。由於時間就是成本,中小企業需要相對投資資訊科技設備,才能節省大量人力資源及業務處理時間;若無法提高資訊化程度,必然無法及時配合上、下游廠商甚至消費者的需求,取得供應鏈管理的優勢,以致坐失商機。
許多中小企業早已體認資訊化的急迫性,卻苦於本身資訊技術能力不足,不知從何著手。中小企業主最常提出的問題,是e化要到什麼程度才能提升企業競爭力?
強化核心競爭力
首先,資訊化最終目的是強化企業原有核心競爭力,因此建置IT基礎架構前,企業主應該先釐清希望藉由e化取得哪些效益,才能有效規劃資訊化內容及步驟。
其次,應破除資訊化是龐大工程的迷思。資訊化也可從小處著手,只要仔細規劃自身資源,將施力點放在公司近期與未來會快速成長的領域,一樣能發揮槓桿效益。
借重外界資源
中小企業可以借重外界資源強化執行力。大多數中小企業無法由專人專職進行e化建置,更難與大企業搶IT人才。這時不妨將相關業務委託專業資訊服務廠商,負責規劃、建置與維護,以節省成本,並享受e化效益。
以國內最大的線上遊戲公司遊戲橘子為例,該公司曾透過IBM協助建置ERP系統,為逾100萬用戶提供即時服務;IBM也曾協助國內窗簾及寢具業者慶豐富建置資訊環境,進行跨部門、跨地區的資訊整合,以便管理大陸、泰國等生產基地資訊,並支援歐洲、南美、日本及國內內銷等新興市場的營運。上述企業案例證明,資訊整合對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資訊化的過程中,建議企業主先了解企業本身的商業流程,參考同類型產業的e化最佳典範 (Best Practice),再依照自己的需求做調整。
中小企業需要在地化及客製化的資訊科技解決方案,投資時宜避免以價格作為單一考量,應注重穩定性、品質與擴充性。曾有中小企業主因為成本考量,選擇價格低廉或尚未模組化的產品,事後發現擴充性有限,在系統轉換或維修上,會有後續成本。
中小企業主可參考同業口碑,尋求值得信賴且具備產業知識的資訊服務廠商,以免配合服務廠商經營不善倒閉,而求助無門,反添困擾。
營運創新的工具
e化是幫助營運及創新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中小企業應該在產品、商業經營模式、客戶管理等不同層面積極嘗試,有系統、有組織地運用知識,提出更多符合客戶需求及具附加價值的產品與服務。
善用資訊科技管理知識,正是企業競爭力的來源。目前,台灣產業仍集中於低附加價值的代工製造 (OEM),應亟思增加產業附加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必須將「知識」、「資訊科技」與「創新能力」有效結合,持續開發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產品,才能永續經營。
(作者是台灣IBM公司總經理)
【2005/09/1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