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1日 星期日

沒有聯盟策略 何來策略聯盟

■ 吳美娥
在全球化時代,規模成為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長期以來作為企業擴大規模主要手段之一的併購,資本門檻也愈來愈高。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則是迥異於併購的另一種思維,而且在過去十年間,已經從企業策略的邊陲迅速向核心移動。經濟日報提供
在全球化時代,規模成為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長期以來作為企業擴大規模主要手段之一的併購,資本門檻也愈來愈高。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則是迥異於併購的另一種思維,而且在過去十年間,已經從企業策略的邊陲迅速向核心移動。以往除了極少數跨國性集團,企業經營的策略情境,都局限於某一國之內;但到了全球化競爭時代,企業不得不張開國際性的眼界。
尤其近年來,高新科技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愈來愈大,相對提高了投資風險;容易在技術、地域上互補的策略聯盟,則可降低風險係數。
既然如此,策略聯盟理應成為全球化時代企業獲利、成長的萬靈丹。可惜許多研究顯示,30%到70%的聯盟最後趨於失敗。歸根究柢,癥結在於:徒有「策略聯盟」而無「聯盟策略」(Alliance Strategy)。更直截了當地說,如果沒有聯盟策略,策略聯盟只不過是危險關係。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杜震華教授在一所國外學校上「策略聯盟」課程時,為了準備教材,尋遍國內外相關書籍,驚訝地發現沒有一本適當的「聯盟策略」書籍可供參考。學期快結束時,他仍鍥而不捨地在網站上搜尋,發現了「共榮」一書原文版剛剛問世,一看之下「驚為天人」。在他大力推薦出版下,管理學界重視的「策略聯盟」領域將擁有一本好教材,嘉惠廣大的學生和業界人士。
《共榮:精通聯盟策略》(Mastering Alliance Strategy: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desig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是近年來多如牛毛的策略聯盟著作中,極少數專注於聯盟策略的鉅著。該書由專精聯盟策略的James D. Bamford、哈佛商學院教授Benjamin Gomes-Casseres,及成功企業家Michael S. Robinson共同編撰出版。
作者群在書中提到,成功的策略聯盟祕訣,不僅在於從談判中取得優勢條件,更在於聯盟簽約後能否順利推展。針對聯盟可能產生的種種議題,此書彙集許多重要文章與研究報告,歸納出聯盟設計、聯盟管理、聯盟集團、聯盟能量四大部分。在清晰有條理的綱要編排下,紮實的內容提供給讀者嶄新的「聯盟」概念與有效的「策略」步驟。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與推廣組經理)
【2005/09/1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