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談政策》善良的撒馬利亞人

【經濟日報╱孫震】
我在前文說過,有次演講說到陶朱公范蠡,講完後有位同學發言說將來要學范蠡。范蠡是越王句踐身邊的頭號大臣。越國打了敗仗,他留下文種主持國政,自己隨句踐到吳國做奴隸。句踐滅吳復國,他急流勇退,逃避封賞到齊國做生意。齊國請他為相,他盡散家財,走避至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到手的富貴和送上門來的相位不要,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送給別人。我想世人包括那位同學固然佩服他治國和賺錢的能力,可能更敬佩他棄富貴如敝屣、「富好行其德」的胸襟。
我重提這段故事是因為最近在《Forbes Asia》讀到了保羅‧詹森(Paul Johnson)的一篇短文,題目是「不乏善良的撒馬利亞人」(Sept. 3, 2007),覺得很有意思,想在這裡介紹一下。聖經新約路加福音第10章,耶穌說了一個故事:有個人遇盜被剝掉衣服打個半死丟在路上。一個祭司經過,從旁邊走開;一個利未人經過,看了一眼,也從旁邊走開。可是一個撒馬利亞人看到,動了善心,為他消毒、包紮傷口,並帶到客棧,留下錢請客棧主人照顧,並說:「等我回來後經過這裡,會付清所有費用。」耶穌說:「依你的看法,這三個人當中,哪一個是遭遇了強盜那人的鄰居呢?」
詹森先生說:耶穌說這個故事有兩個目的。一個目的是譴責教派意識(sectarianism)。當時猶太人視撒馬利亞人為異教徒和敵人。但耶穌證明給他們看,撒馬利亞人比猶太祭司和博學虔誠的利未人表現更為可貴。第二個目的是強調慈善的重要性。那位撒馬利亞人是商人,當他發現有人遭遇不幸時,立刻慷慨解囊,施以援手,而不是四處演講,成立基金,使用施援者那些陳腔濫調。柴契爾夫人認為這是幫助不幸鄰居最好的方法─直接、個人對個人,沒有官僚作風,也沒有複雜的規定。我們常看到台灣有那些窮困、日子過不下去的人礙於某些規定,得不到政府的幫助,也有一些不幸的人,直到悲劇發生才見社工人員出現,令人不能不感嘆,天下的政府都是看不見也聽不見,而且往往「太晚又太少」(too late and too little)。
柴契爾夫人強調,這位撒馬利亞人之所以能如此見義勇為,毫不遲疑,是因為他是一位成功有錢的商人。所以社會應讓人民賺錢,累積財富,才有能力用於善行。
雖然聖經上說:「有錢的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不過,問題的關鍵不在錢,而在有了錢如何使用。詹森說,美國的大企業家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對這一段經文終身奉行。卡內基於童年時移民美國,為一身無分文的蘇格蘭手搖織布機工人之子。他後來製鋼而致鉅富,社會亦因而受惠。卡內基說,誠實地累積財富為道德所允許,而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照顧到社會的利益更是如此;錯誤在於放不下財富。他說:「死有餘財,顏面無光。」卡內基83歲時在睡夢中去世,在那個時代算是高壽。他生前幾乎捐出其全部所有。
這篇Forbes上的文章只有一頁,但讓我十分感動。我有兩點感想要說:第一,我們台灣也不乏善良的撒馬利亞人。展望基金會和家扶基金會每年收到很多善款,幫助很多人。不過,政府的福利預算對民間基金來說,更是天文數字,不知使用的效果如何?我記得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說過,政府的福利經費用到受益人身上不到一半,大部分花在政府自己和經手的人身上。第二,我沒聽說台灣有教派意識,老百姓平常也無族群意識,但一到選舉就被政客炒作出族群意識,彼此對立。我希望政客不要再炒作族群,饒了我們台灣和台灣人吧!
(作者是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元智大學名譽講座)
【2007/10/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