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管理省思》激勵患寡又患不均

【經濟日報╱吳鴻麟】
幾年前,我應舊識長官邀約,加入一家本土企業與外商合資的壽險公司,負責推展業務。之前,這家公司連年虧損外,業績表現在業界總是倒數幾名。
我的主管是位專業經驗豐富,做事積極且決策果斷的強勢領導者,在她帶領下,幾個月內,公司業務大幅成長,轉虧為盈。這本來是令人雀躍的消息,卻傳來後勤行政體系人員爆發離職潮,讓公司陷於另一個經營危機。
我發現,行政體系員工的年終獎金,不管公司業務量多寡、經營績效好壞,都是固定兩個月。也因此,業務體系業績不好,行政人員樂得輕鬆,長久下來已養成官僚氣息,不但作業效率不彰,甚至頤使氣指、刁難業務單位情事,時有所聞。
當時,公司業務量突然大增,行政人員幾乎每日加班,年終獎金仍維持固定兩個月,當然留不住人。於是我提出兩項建議,一是全員加薪或馬上加發一個月獎金;二是年終獎金應與經營績效連動。
我的建議獲得公司採納。前項建議,由於加薪會影響整體薪資結構,最後決定加發一個月獎金;第二項建議也由總經理公布業績與年終獎金連動的計算方式。
經過這些調整後,公司上下受到激勵,士氣高昂,不但工作效率大增,離職人力也迅速補齊,當年度公司業績不但擠進業界前幾名,也首度轉虧為盈,員工更分到四個月的年終獎金。此後,總經理在年初公布當年度的年終獎金計算方式,成了這家公司的特色。
這是利用激勵讓公司轉敗為勝的案例,事實上,激勵有如一把雙刃刀,使用不當,不但無法披荊斬棘,還可能傷到自己。
1990年代後期網路科技興起,當時幾乎所有新創科技公司,都把辦公司裝潢的富麗堂皇,以誘人的薪資、簽約金、股票選擇權、乾股、分紅及福利等,吸引科技菁英加入。但這種毫無根據的員工獎酬方式,讓這些「高本夢比」企業很快地泡沫破滅,經營者的黃梁大夢也隨著煙消雲散。
另一個值得管理者戒惕的是:激勵不能「患不均」,如果不分優劣通通有獎,就無法達到賞優罰劣的目的,反而會讓優秀者覺得獎勵沒有價值,產生反效果。
因此,論功分級行賞,才能免於「患不均」,也才能將激勵用在刀口上。激勵,既患寡,又患不均,值得管理者深思。
【2007/10/0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