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設計競賽的迷思———星光幫啟示錄

【經濟日報╱鄭秋霜】
就像「林志玲現象」曾經引發各界討論,你絕對也可找到很多的不同角度來評論「星光幫現象」。一路看著「超級星光大道」這個電視節目,我有兩個很深的感觸。
創意競賽,頒獎後才是開始…
一是它打破了很多競賽活動「頒獎完,就結束」的魔咒,變成「頒獎完,才是開始」的好現象;在比賽過程中,便由專家指導參賽者演唱、穿著、表演等專業技巧,為跨入市場積極做準備。
「星光幫」的崛起,不應被忽視的還有比賽流程及規則的創意。例如從參賽者中慢慢淘汰成三十強、十強,穿插兩兩對唱、名人對唱、PK賽,或「你出生的年代歌曲」等五花八門不同的主題,雖然我從來沒有搞懂過這些遊戲規則,但對於他們「不再只是粗暴餵食一成不變的內容給觀眾」的作法,還是覺得很新鮮。
這些都是在「星光幫」的追星幕後,文創產業從業者、政策主其事者或各種文創設計競賽舉辦者,可以積極參考的Know-how及策略。
文創產業愈受重視,每年政府或民間舉辦的大大小小設計競賽,沒有100、少說也有50個,但多年來,這些競實常常是「頒完獎,就是結束」,而那些好不容易從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創意,很難有後續產業化機會,形成「只有比賽、沒有產業」的怪現象。
曾經目睹某個官方委外舉辦的文創比賽,入圍的多個隊伍因為在創意發想的報告階段,已培養出感情,並集結了對文創產業的熱情,因此,當比賽結束後,所有人都不願這些隊伍從此解散。決定組成一個非正式組織,希望主辦單位繼續給予他們產業化的協助。
文創比賽,採行產業化機制…
他們當然沒有「星光幫」幸運,應邀出席的官方代表除了表示要他們「自立自強」外,無法承諾任何具體的產業化協助。
做為一個觀察者,我發現他們找錯對象,因為主辦單位不是政府體系中協助廠商產業化的單位,如何有能力協助他們產業化?而且假設這個單位在委外舉辦比賽初期,就沒有把「產業化」列入計畫,辦完比賽就等著結案,臨時叫他們去哪編列預算來做「產業化」的輔導工作?
更加後繼無力的是,此單位後來換了新的主政者,隔年比賽便無疾而終,只舉辦過唯一的一次。
假設政府一開始規劃或委外舉辦比賽時,就考量「產業化」的機制,那麼是不是可以結合其他具有協助產業化功能的政府部門,一起舉辦比賽?而不是每個單位各辦各的,好像把舉辦競賽當成拚政績,把政府資源重複用在相似的事項上。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教授官政能觀察,國內比賽通常是頒獎典禮完就結束,「三年前很棒的那個人,現在在哪裡?」從來沒有人去找出來、去協助他。有些國家透過後續計畫,輔導有潛力的得獎者,幫助他們進駐工作室、找廠商。唯有在設計競賽加進後續的輔導配套措施,才有助於提升設計產業。
曾經來台的全球四大設計比賽之一的德國紅點獎(Reddot award)總裁彼得‧列克(Peter Zec)也說:「我們Reddot的情形剛好相反,對我們而言,得獎才正是開始。」因為Reddot主辦單位非常重視得獎後的推廣,透過發行刊物、舉辦展覽等各式各樣的推廣宣傳計畫,特別是得獎作品還會有典藏館展示,有助於提高得獎作品的能見度。
原地踏步 是文創業致命傷
「星光幫」到底是短期社會現象,還是可形成長期人才庫,甚至帶動相關產業,仍有待觀察;但台灣文創產業走到現階段,沒有本錢再繼續原地踏步。看看「星光大道」的例子,就從創新比賽內容與加強後續產業輔導、行銷推廣措施等做起,讓我們的文創達人將來也有機會走自己的「星光大道」!
(本文節錄自經濟日報、三采文化合作、31日出版的《好創意,更要好管理》)
【2007/10/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