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劉育東談創意》傳統如何創新?

【經濟日報/劉育東】
最近兩岸都有一股「蘇州熱」,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於10月7日開幕,設計國父紀念館的前輩建築師王大閎的建築展「久違了!王大閎」於10月28日在台中開幕,兩位年近90的大師,都親自出席了各自的開幕典禮。
貝先生和王先生在台灣經常被相提並論,其中有幾個原因,第一,兩人都有蘇州背景,貝先生是蘇州望族,從小就在蘇州園林中嬉戲長大,王先生是北京出生、成長於上海蘇州,出國前在蘇州念初中;第二,兩人是哈佛同學,都是現代主義四大師之一的葛羅哈斯(Walter Gropius)的學生,貝先生在世界建築競賽場中叱吒風雲,名作有華府的美國國家藝廊、巴黎的羅浮宮金字塔等,王大閎選擇返回中國再到台灣,名作除了國父紀念館外,還有教育部、松山機場等;第三,兩人都曾在20世紀全球現代化的洪流中,企圖追求傳統文化的創新(王大閎更把這當作人生課題)。
我最近走訪了蘇州博物館和王大閎展場,思考甚多,發現兩人對「傳統建築如何創新」的思維雖有不同,但各有啟發之處,都能作為我們思考「明日的台灣傳統建築」時的標竿。
我在前文「創造性文化更是資產」中提到,傳統文化有二個發展方向,包含歷史性文化的「研究」和創造性文化的「創作」兩大類。其中,創作就是創新,但如何創新則是個大難題,景福門古蹟用鋼筋混凝土重建是創新嗎?101大樓用許多中國裝飾是創新嗎?或者說,國父紀念館和蘇州博物館夠創新嗎?這些創新又有何區別?究竟要採用多少傳統元素、遵守多少傳統格局才是好的創新?新與舊之間,怎麼分與合?
國父紀念館在空間和形式上,仍採方正格局,回應了中國倫常關係下的合院形式,但也因功能不同(不再是住宅而是大型紀念館)、基地不同(不再是遼闊的土地而是高聳的都市),以及材料不同(不再是木材石材而是鋼筋水泥),沒有拘泥於傳統的材料與營造法式。作為視覺焦點的大屋頂,則是新舊拿捏時的關鍵,因為它雖擺脫了清朝宮廷的樣式,卻仍束縛於「中國正統大屋頂」的思維(據說是受蔣介石總統要求的),因此,王大閎自己也說這是具有時代意義的「新中國式建築」。這種創新十分辛苦,又要「繼往開來」又要「承先啟後」,必須面對「傳統現代化」的歷史課題與文化宿命。
相對的,蘇州博物館就輕鬆多了,貝先生從小在蘇州長大,喜歡老家的黑瓦白牆,一生經歷世界建築洗禮後,再回到兒時場景,就把印象最深的幾個傳統元素,黑瓦、白牆、斜頂,拿來創作,不需拘泥於瓦片而改用石材,不需受限於白粉牆而改用白油漆,不需受困於屋頂樣式而能自由切割、自由組合。這種創新十分隨性,不需「繼往開來」,但求「心領神會」;不需面對「傳統現代化」,但要保有「傳統風情」。
在兩位大師的示範中,傳統如何創新?至少有了二種方向,第一種創新是「更新」的新,要能更新傳統價值;第二種創新則是比較接近大家口中「創新」的新,要能創新傳統風貌。
因此,不論是蘇州傳統建築、中國傳統建築、泰雅傳統建築、客家傳統建築,或是台灣傳統建築,由「最舊」到「最新」,至少能有四種態度與方向。第一是「傳統原件」本身,目標是歷史保存與修復,責任在建築歷史學者身上;第二是「傳統複製」,目標是商業與觀光,由營造人員用新材料全面複製即可;第三是「傳統現代化」,目標是創造新傳統,責任是在對傳統傳承有文化使命的創作者身上;第四是「傳統創新」,目標是創造新的傳統風情,由喜愛傳統而樂於創新的建築師來作。
(作者是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哈佛建築設計博士,遠東國際數位建築獎召集人)
【2006/11/2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