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7日 星期一

通路創新瞄準小眾市場

【經濟日報/曾煥哲】
今天的音樂和以往的不同之處,在於音樂附著於人們的生活,但全球五大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員、通路卻還活在一百年前、音樂附著於一個媒介的時代,依舊販賣CD、卡帶,而不是經營音樂。
以Hip Hop為例,就是一個成功的音樂生活形態,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但是這種音樂創作最初並非瞄準大眾市場,而是鎖定小眾市場。未來的音樂一定要瞄準小眾,而不是大眾,想做流行音樂一定會失敗,因為這得遵循以前的模式,必須投入龐大資金。
人才是未來音樂產業最重要的因素,但唱片公司不一定要擁有藝人。藝人服務也不可或缺,像政大出了很好的樂團(蘇打綠),但如果沒有很好的人提供相關服務,他們可能就無法成名。
營收模式也必須創新,絕對不能想每首歌、每張唱片要賺多少錢,更不能想找幾個類似KK BOX的通路推銷。因為在新的通路中,不能靠別人,而要靠自己,自己決定音樂如何傳到顧客手裡。以前從創意人到消費者,中間有好幾關,新的通路沒這麼多關卡,創作出來的音樂直接就送到顧客手裡。
紐約的Pandora公司,和美國政府合作,把所有的西部歌曲、流行歌曲、古典音樂,用分析基因的方式分析所有的音樂人和所有的音樂作品,七年時間完成資料庫。
Pandora運用這個計畫的特許權,讓每個人都可以製作自己的DJ。然後,Pandora根據這個作品,把你可能喜歡的所有作品列出來,任君挑選,再根據你的改變,選出你最喜歡的音樂。因此,消費者可以在一周內建立自己的撥放清單,等於不花錢就擁有一家廣播電台,甚至可以開始營業。這樣的模式,超乎我們之前的想像,如今已確實發生。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音樂產業真正行得通的模式是什麼,但至少已經看到一些新的模式。因為音樂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才是音樂最美的一部分。
(作者是華晶創投創辦人,吳宜真整理)
【2006/11/27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