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另類教學》看電影學管理

【經濟日報/徐木蘭】
從小,走進電影院看電影是一件具有濃厚幸福感的事情,尤其是在考試前挑燈閱讀的時刻裡,總是給自己打氣:「再忍耐一下吧!考完試一定要衝進電影院裡自我解放一番」。就這樣,看電影變成學生時代的摯愛。
當了許多年的電影觀眾,突然有了「觀而導」的念頭。於是,在通過博士學位資格考之後,為了驅解撰寫博士論文的苦悶與焦慮,興致勃勃的去選修拍攝實驗電影的課程,我的「小」電影作品就這樣誕生了。
完成學業回台任教之後,看電影仍然是家人最大的樂趣之一,尤其是在農曆新年期間,除了拜訪親友之外,看個十來部電影稀鬆平常。在學校上課時,也經常與學生交換影片內容、導演手法與劇中配樂的心得與樂趣。
既然看電影是生活中不可缺席的點綴,我偶爾會有如何與授課融合的聯想。
1996年,台大管理學院推出EMBA學程,在講授「組織行為」這門課時,我發現那些身經百戰的企業高階主管,居然期中考考的不理想。他們私底下先後來跟我反應:「老師,我們平常都很用功的讀書,考試之前一個禮拜還集體開夜車,可是一看到考卷題目,只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卻無法提筆完成充實而理想的答案,怎麼辦呢?」
於是,靈光一閃,我列出八部電影,請他們回去或與家人、或與同學、或與同事一起觀賞。回到學校後,依照安排的時間,來到我的研究室,進行一對一的口試。口試之前,我在籤筒裡準備八個紙籤,每一個紙籤代表一部電影,並在其中書寫三個與組織行為有關的問題,學生隨機抽一個紙籤,打開之後看了題目,與我做即興式的對話。
就這樣,EMBA的主管學生不僅重新拾回學生時代的看電影樂趣,也將組織行為的理論與實務,透過影片的詮釋一一融會貫通了。
看電影學管理的輔助性教學手法,受到學生的肯定與歡迎,之後有一些企業組織相繼前來邀請,為企業成員提供另類的組織學習方式,其中,台大醫院在兩位院長李源德及林郁方的積極推動之下,有長達一年的時間,為忙碌的醫護人員定期推出看電影學習管理智慧的訓練課程。
2003年8月從台大正式退休之後,加入世新大學管理學院的陣容。由於,世新大學的教職員與學生成立讀書會的歷史相當悠久,我也組織一個由職員與學生參與的「看電影學管理」讀書會。
近年來,哈佛商學院在亞洲各國積極推動個案教學法。記得,1991年個人在那裡擔任客座訪問教授,曾經參與學習企業倫理的個案教學,發現個案教學固然能夠帶動教室的學習氣氛,但是,如果能夠加入視覺媒體的電影,那麼,就更能彰顯學習效果。
(作者是世新大學企管系、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本文是天下雜誌出版《電影院裡的管理智慧—徐木蘭談管理》自序)
【2006/11/1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