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張寶誠專欄》成也品質 敗也品質(上)

【經濟日報/張寶誠】
近幾個月來,Sony因為筆記型電腦鋰電池有過熱起火之虞,在全球各地宣布召回的鋰電池已超過800萬組。其中最大宗的是戴爾電腦,約召回420萬組;其他則有蘋果電腦180萬組;東芝約83萬組;富士通近34萬組。
模範生金字招牌褪色
據估計,光是戴爾及蘋果兩家公司召回的支出就占Sony今年淨利的四分之一;而全球電池召回的損失初估將高達5億美元以上,帳面數字令人咋舌。東芝、日立與富士通公司更表示,將針對因大規模召回筆記型電腦造成的公司品牌形象受損、生意大受衝擊,考慮向Sony求償。
Sony的損失已夠慘重,如果再面對客戶索賠,無異是雪上加霜。但這還只是有形的損失,無形的損失如品牌形象及消費者信心的喪失,更是無法估計與度量。未來Sony除了要面對消費者信心重建的課題,如何再次取得合作夥伴的信賴,免得訂單流入虎視眈眈的競爭者之手,也是相當嚴酷的挑戰。
此一事件,無異敲響了一記警鐘。日本製產品向來在國際間擁有技術領先及品質精良的形象,品質模範生如今卻狠狠跌了一跤,箇中原因,值得深思與借鏡。
過度削減成本釀弊端
事實上,近來日本企業頻出狀況。除了Sony,連以品質管理系統傲視全球的豐田以及日立,也曾因產品凸槌而形象受損。
豐田汽車高階主管被控掩飾汽車瑕疵,而遭日本警方調查。訴狀指稱他們在獲知連接汽車方向盤與前輪的繼動桿出現瑕疵後,八年來卻一直未宣布召回瑕疵車進廠檢修。
此外,豐田公司飽受汽車召回的困擾。近二年,豐田屢屢召回汽車,且召回數量龐大。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統計,2005年豐田在美國共召回238萬輛汽車,已超過該年豐田在美國銷售量226萬輛。
另媒體報導指出,由日立公司所設計的核電廠渦輪機出狀況,導致兩處日本公用事業的核能電廠因而停機。該公用事業表示,因停機所造成的營收損失及成本增加,可能向日立求償,日立恐將面臨巨額賠償。
專家分析,造成日本產品品質走下坡的原因,可能與近十年來企業大幅削減成本有關。為了節省成本,日本企業鼓勵員工提早退休,造成許多有經驗的資深員工離開;過去日本企業雇聘許多不直接參與生產、負責監督品質的員工,也在成本的考量下,成為精簡的對象。此外,雇用約聘人員與部分工時人員蔚為風潮,對於「全員共識、持續改善」的日本品質文化,也造成不小衝擊。凡此種種因素,都對一向以品質著稱的日本企業造成影響。
另外一個原因,則歸咎於全球化讓企業的品質掌控難度大為提高。善用各地優勢,進行全球布局,已是當今企業的常態。以豐田汽車為例,為降低成本、提升產能,陸續在中國大陸、俄羅斯、美國、東南亞等地設廠,資源分散於世界各地,整合難度相對提高,出錯機率增加,品質管控自然更為不易,更由於許多車款共用零件,某個零件品質出了問題,牽一髮動全身,後續影響難以估量。
(下周待續,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2006/11/1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