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4日 星期四

策略行銷管理》紫牛 黃牛 誰是好牛?

■ 黃福瑞
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工作,無非就是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商品力強弱、是否切中市場需求,決定了商品成敗50%以上的因素。暢銷書作者塞斯.高汀提出的「紫牛理論」告訴我們,市場充斥同質性太高且讓人一看即忘的無趣商品,就好像牧場上一眼望去的黃牛般;必須讓自己的商品具備顯著的特色,發展獨特的賣點,才能像一隻紫牛出現在一群黃牛之中,引人注目。
比差異也比滿意
這種「差異化」的主張,也是近年行銷業界的主流。但《就是要更好》作者巴維斯、米漢卻認為,顧客很少為了產品的獨特性而購買商品,他們要的是「更好」的商品。很多獨特而花俏的商品,或許能風靡一時,但熱潮可能很快退去。因此這一派主張「比差異,不如讓客戶更滿意」。
面對兩大當道的行銷管理主張,企業界應該努力發展「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還是認同「回歸基本面、就是要更好」的主張,致力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共同基本需求?採取「紫牛」策略的企業及產品,與採取「黃牛」策略的企業及產品,誰較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在新商品開發企劃策略上,企業應該以何者為依歸?孰輕孰重呢?
新商品/服務的問世,始於「尋找產品構想」。產品構想可能來自於顧客的需求及抱怨、技術專家的創新、模仿競爭對手的產品、內部業務代表及經銷商的建議、經營者的敏銳洞察。
商品開發六大策略
以科技性商品而言,新商品的開發企劃常用到以下六大策略:
創新科技新發明:這類新產品通常伴隨技術革新出現,例如Sony隨身聽、液晶電視、數位相機、DVD錄放影機。又如奈米科技帶來紡織、藥品、化妝品業龐大的商機。
購買新技術予以商品化:例如Sony買下電晶體技術,推出攜帶式電晶體收音機。
模仿:模仿是創新之母,適度模仿競爭對手的新商品,可以降低技術風險及研發投資。例如國內流行音樂歌手翻唱西洋及日本流行歌曲,機械電機業者擅長拆解先進國家機械設備,學習他人的設計概念。
替代材料:新材料的應用通常帶來新商機,例如鋁美合金技術運用於電腦機殼製造,碳纖維材料運用於運動器材。
改良產品,強調差異化:例如傳統家電經銷商強調彈性快速的到府送貨及維修,以避開連鎖量販通路的價格競爭。
組合不同功能:例如結合數位相機與手機功能的照相手機,帶動另一波換機潮;結合影印、傳真、列印等功能的個人事務機,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上述六大策略,有些著眼於差異化、附加價值的提高,有些強調既有功能的改良。因此,新商品開發應該採取「差異化創新」的紫牛策略,或「回歸基本面,就是要更好」的黃牛策略,並沒有絕對的答案。
事實上,「差異化創新」、「回歸基本面,就是要更好」兩個策略並非互斥, 而是一體的兩面。如果新商品的品質與服務不能被市場接受,甚至超越同業的水準,即使有再多標新立異的噱頭及附加功能,也無法獲得廣大消費者的共鳴。
任職於華研唱片時,原先計劃2001年6月發片的S.H.E第一張唱片專輯,因為擔心原專輯的歌曲不夠動人、品質不佳,決定將發片日期延後三個月,等到加入兩首膾炙人口的主打歌「戀人未滿」及「Beauty Up My Life」後,才正式上市,否則這張專輯是否能夠大賣、S.H.E是否能如今日般走紅?都是大問號。
國內流行音樂歌壇到處可見砸下大筆宣傳預算、藝人本身條件優異、企宣團隊挖空心思包裝,銷售卻無法突破3萬張的唱片專輯。究其主因,非常簡單,就是專輯歌曲不夠動聽。所以即使在強調前衛、主張流行時尚的唱片業,專輯本身只是一頭紫牛還不夠,這頭紫牛還必須「頭好壯壯」。對於任何形式的產品及服務而言,再精巧的企劃包裝與大肆宣傳,充其量只能為產品加分,無法讓先天條件不佳的產品起死回生。
質文兼備才能領風騷
不過,只是「回歸基本面、就是要更好」可能還不夠,特別是成熟產業,同業間的品質及服務都已達相當水準,若不能找出自己的市場定位,發展差異化的產品及服務特色,在產品供給過剩的今天,很難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
從古道綠茶、愛之味番茄汁、油切綠茶到司迪麥口香糖、Air Wave口香糖的熱賣,可以了解,如果沒有獨特的商品特色及獨特的行銷包裝,就不會有這些暢銷品牌引領風騷。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產品的獨特功能與附加價值再多再好,還是無法取代商品本身的基本功能;以房車為例,就算附加頂級的內裝配備,最重要的還是車輛本身的性能及安全性。
但若一味強調基本功能的優異性,忽略不同市場區隔消費者的獨特需求,在講究個性化的時代,也會顯得格格不入。以個人電腦為例,Apple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獨特的簡約流線設計與珍珠白色調所散發的獨一無二的時尚感,就是那麼的令人想要擁有。綜觀全球各大時尚名品,那一個不是「質文兼備,文質彬彬」?
對於想要在全球市場大展雄風的國內業者而言,「紫牛」與「黃牛」孰輕孰重?答案應該非常明顯。
(作者是企業轉型顧問,曾任上新聯晴、華研唱片等多家公司總經理,著有《從矽谷到好萊塢》,huangfred@gmail.com
【2005/07/14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