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0日 星期日

知識管理對數位學習的整合應用(下)

■ 楊榮傑
上周提及數位學習的優點、常見的模式以及實施的步驟,本周將探討數位學習的限制:
1.講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間的互動效果較弱。
2.無法完全取代過去的傳統學習方式,必須適當運用「混成教學」,方能發揮事半功倍效果。
3.必須有良好的數位學習管理平台配合,才能有效掌握學習者的學習狀況及成果,但該平台目前價格不低。
4.企業內部講師未必能善用該項工具製作課程。
5.必須有充足的網路頻寬,才能使用順暢。
先了解學習者的需求及學習特性
由於資訊技術與網路環境進步,數位學習已逐漸擺脫過去速度太慢及缺乏互動的困境,漸漸受到企業青睞及應用。尤其,串流影音課程初期投資較少,目前已被許多企業採用,市面上亦有許多國內、外業者所開發的相關工具軟體。但是企業導入數位學習,除了資訊環境與工具的投資,更要清楚了解學習者需求及其學習方式的特性,方能滿足企業目的。
企業可以運用知識管理機制,協助進行數位學習導入規劃與連結:
1.透過「結構化在職訓練」的規劃與建立,可清楚掌握組織核心能力、各項職位的工作內容及其必備訓練。再針對學習對象的職務需求加以考量,擬訂期望能力的目標水準或等級,以利未來盤點訓練需求。最後,再依訓練目的及教學方法特性,藉由矩陣圖法將適合運用數位學習的課程加以彙整評估,再決定由企業自製或委外製作。
2.運用「知識庫」提供講師準備製作課程之素材,例如作業規範、照片或影音檔,並可要求學習者事前從知識庫中尋找及閱讀相關知識物件。亦可將訓練模組中的簡報、講義、教案及成效評估表單等相關知識物件妥善地儲存及取用。
3.藉由「專家黃頁」可掌握目前專家人數及遴選適當的指導者,並授以數位學習工具的運用技巧,及提供課程製作環境與工具,以利課程發布與實施。
4.學習過程或結束後,可運用「社群經營」,讓指導者與學習者透過實體或虛擬管道進行互動討論或心得分享,以延伸學習活動,及強化學習成效。
知識管理輔助數位學習效益加乘
舉例來說,經營績效表現優異的中鋼公司,2003年起與中國生產力中心 (CPC)合作導入知識管理,進行為期兩年的輔導計畫,同時進行數位學習系統建置,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專案,但關連十分密切。因此,CPC在知識管理專案規劃時,便與中鋼公司共同討論及進行整合規劃。
首先,運用「結構化在職訓練手法」,建立各部門「關鍵專業技術能力及必備訓練課程盤點表」(傳承機制),描繪出組織及個人學習地圖,以便通盤了解技術傳承重點項目。其次,各部門所需的訓練模組,依其適用範圍、難易度、變動性及課程性質等向度評估分析,選取適合運用數位學習方式的課程,再考量課程形式及經費,決定自製或委製。
接著,為方便教材準備能夠找到適用的素材,必須分析、規劃部門蘊含核心能力的工作流程,並建立「關鍵技術分類暨知識物件盤點表」(知識地圖),有系統地蒐集相關知識物件。然後,無論自製或委製,都必須根據課程主題挑選適當的講師或專家協助完成教材,可透過「專長分類暨專家調查表」(專家黃頁)尋找相關專業領域及能力等級符合的專家。
最後,可邀請受過相同或相關訓練主題(例如ISO9001稽核員訓練)的學員,參與「品質稽核技巧精進社群」(社群經營),讓不分受訓期別的所有學員,可以交換實際稽核心得與要領,亦可提出問題或參與討論,藉由密切的交流互動,以激發員工改善創新的能力。
另外,可將公司所有內部講師集結成立「企業內部講師社群」,共同研討教學或課程製作技巧,或分享訓練模組,以節省準備時間或觀摩學習。中鋼公司歷經兩年多的努力,已將組織知識傳承機制建立完成,並累積為數眾多的訓練模組與數位學習課程,未來新進人員便能運用知識管理與數位學習系統進行能力養成,並縮短學習時間。
由中鋼公司的導入案例可以發現,數位學習與知識管理若能妥善整合,將不再是兩項獨立的管理工具,反而能夠發揮相輔相成的效益。另外,若企業尚未決定購置數位學習平台,或大部分課程內容決定自行利用數位學習課程製作工具,則藉由知識管理機制的輔助,能獲取一舉兩得之效,更可為未來導入數位學習預作準備。(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高雄服務處創新營運組經理)
【2005/07/1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