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2日 星期二

機會+動機+能力=贏家模式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31版 口述:毛治國(前中華電信董事長)
2005/7/12
企業經營的根本是在發現創新、洞察機會,以不斷地創新滿足市場需求為競爭法則。
台灣產業要用「贏家思惟」看問題,而贏家是在問題中找機會。
在《創新者的修練》一書中指出,一種持續創新的模式,此模式顯示在創新得以發展成功的環境中,總是存在著機會、動機和能力,引發創新的市場誘因和取得資源中,把資源轉化成產品與服務以提供給顧客的能力。
表面上看似自由的市場,不乏創新的動機與能力,但是,還有種種非市場性因素─如產業標準、工會、文化規範、技術發展情況、國家的智慧財產權基礎建設以及最重要的政府管制等,都會影響到創新的動機與能力。
簡單地說,當公司有創新的動機與能力時,創新就會繁茂,在缺乏動機或能力受到限制的市場背景下,創新會受到抑制,公司把初生的創新帶到不利的市場環境中,結果將是必須非常辛苦地尋找更有利的環境,或是放棄它們的努力。
將動機與能力轉化為商機
如果把這三者拉高到產業層次,就是一種企業策略規劃。在企業競爭中,不論創新者或在位者,都必須能找到機會、有動機和適當的能力,才能轉換為商機。
問題是,要怎麼看出機會?
第一是辨識出重要變化的跡象。留意尚未消費者(nonconsumers) 、尚不滿足的顧客(undershot customers)、及過度滿足的顧客( overshot customers),並評估影響創新的非市場性情況(nonmark et contexts),這些能幫助我們回答有關的問題:「有沒有跡象顯示有廠商正在利用變化機會?」
機會需要足夠的洞察力,這個洞察過程的模式(pattern),是一種教戰守則,有可操作性。
在市場中,不對稱性動機,可以引發破壞性攻擊者進入市場,它們在市場在位者不予理會的情況下開始成長,等到在位者想要反制新進者時,為時已晚。但一產業處於非市場性行動可以成功促進創新的境況時,並不代表非市場性力量一定能成功促進創新,一般人總以為創新的出現及過程是隨機事件,實際上,隨機的創新過程是依循可預測結果的特定型態,其中,最能預測到的事件之一是,新進廠商一旦站穩初步立足點後,就會有強烈的改善動機,想爭取更多顧客,想邁向利潤更高的市場,這種動機最終會引發新進者和在位者之間的交戰。
Skype與高鐵的破壞性創新能力
以電信事業的「VoIP」(網際網路語音通訊協定)為例說明。VoI P在1990年就提出,但在10年間在商業運用上幾乎沒有任何起色,直到Skype出現,PCHome的推廣從第1個月的20萬人,暴增到10個月後的2百萬人,同時期中華電信的總用戶是1千3百萬人,顯示未被滿足的消費者,不是在家用電話上,而是在網路上,同時可以打字和傳送極佳音質的Skype,分別在機會、動機、能力3個創新要素上,掌握了破壞性創新的關鍵點,成為能與VoIP匹敵的對手。
高鐵也是善用破壞性創新的例子,它將對台鐵、航空業帶來巨大衝擊。
幾百年前從南到北要走1個禮拜,有鐵路後要20多小時,有高速公路後只要4小時,有了高鐵以後只要1小時,整個過程都會產生破壞性創新,繼而出現商機。估計未來除了北高以外,到中南部的運輸都用不到航空業,衝擊最大的將是台鐵,可能只在1百公里以內的中程運輸還能發揮作用,但,未嘗不是台鐵的機會,高鐵有可能具備取代國內航空,吃掉台鐵市場的強勢創新。
企業必須用贏家思惟看問題,贏家是從問題中找機會。我剛到中華電信時,仍是國營單位的中華電信同事曾抱怨:「別人能做的,我們都不能做。」1年後,中華電信業績翻身大漲,一位民營電信公司董事長卻同樣對他說:「你們能做的,我們都不能做。」企業經營的根本問題是在如何發現創新、洞察機會。國內企業不僅要成為皇冠,而要成為皇冠上的珠寶,以不斷創新保持自身光輝,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競爭法則。
(本文由天下雜誌出版社整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