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6日 星期四

全球品牌戰略》理性與感性的品牌戰

■ 施振榮
品牌其實是一個識別,是跟競爭者的識別。不論是B2B或B2C,有品牌的公司有一個好處──好做生意。品牌是有效的溝通工具,讓顧客很容易找到你。品牌還可以降低業務費用,在徵才時也較具優勢。此外,因為有品牌,讓消費者對你的產品產生無形的信心,在消費者心中,你的產品定位就和競爭者有了差異,同樣品質的產品,你有機會賣得比較好,這是品牌造成的主觀印象。
理性產品 採用單一品牌打形象
我認為思考用什麼方式打品牌,首先得想清楚企業的本質為何,是B2B,還是B2C?B2C產品大致可分耐久及消費性產品。耐久產品一般使用單一品牌,比較會用公司名稱做為品牌。耐久產品是理性的產品,像個人電腦,產品大同小異,沒有太多空間做不同定位,客戶群也沒有太大差別。又如汽車,不同價格的車子有很大差異,但同一價格的車子差異性不大,品質與服務的品牌形象,變成客戶購買的重大因素。一般而言,理性產品的毛利率多半在10%到30%之間。
如果是一般消費性產品,如衣服、清潔產品等非耐久材,因為產品規模較小,一般使用多品牌模式,它的產品差異化,是呈現在品牌與設計,相對來說不同品牌的定位就有很大空間可區別(例如市場區隔、年齡區隔等),這種產品比較感性,可以有很多的選擇,也有不同的客戶群。
感性產品的毛利率多半在70%到90%之間。感性的產品,如衣服、電影等,推銷到不同市場時,經常避免不了文化隔閡。行銷理性的產品,可以根據一套標準化的模式做微調。行銷感性產品總是牽涉到產品適用的問題,難度較高,市場區隔也很複雜。
感性產品 可採用多品牌區隔市場
感性產品經常使用多品牌來訴求不同的區隔市場,失敗了還可以換一個品牌重新再來。理性產品失敗了,就很難重來。兩種產品所需的國際化能力並不一樣。理性產品因為規模大,行銷要靠自己貫穿;感性產品的原創形象很重要,行銷則要透過授權當地化進行,因此國際化運作的投資較小,最多只設連絡處來管理當地,不過國際知名的跨國企業,因規劃大、品牌多,值得自己設點,有效貫穿。
最後,不論是理性還是感性的產品,台商如果要做B2C,今後的方向還是優先從大陸市場開始。先在台灣練兵,到大陸發展,然後到東南亞建立知識、累積經驗後,再全面發展國際化。先在台灣及大陸打品牌,除了市場考量之外,也是考慮到新產品的市場回饋較快,可以很快找出產品不暢銷的原因,立即做出符合市場的修正。
(摘自天下雜誌出版的《全球品牌大戰略──品牌先生施振榮觀點》)
【2005/05/2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