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2日 星期日

資產評價的挑戰

■ 陳依蘋
說現在是個無形勝有形的時代恐怕一點也不為過,隨著企業市值與帳面價值的差異愈來愈大,或是傳統財務報表所不能展現的企業價值,追究其原因,有人說,之間的差距是因為企業有很多無法衡量的無形資產所產生的價值。
到底什麼是無形資產?是因為它沒有實體?還是因為它無法正確地衡量?恐怕都是,又好像都不是,說它無法正確衡量,事實上,無形資產或是所謂的智慧資本的衡量技術在學理上早就已經有學者提出,像是托賓Q值(To-bin’s Q)、還有就是市價與帳面價值的比率等等,此外,我們對無形資產的價值判斷通常來自於它會不會為企業帶來未來的淨收入,衡量不難,難就難在對未來的判斷,無形之所以具爭議,就是牽涉了判斷,牽涉了未來的不確定性。這種判斷的困難不只會發生在無形資產,其實最近吵的沸沸揚揚的35號公報在實務上對於資產是不是能產生未來的現金流入,還有決定其折現率,都是牽涉到報表編製者的判斷。
一但有了判斷,它就具備了主觀,而時間的因素也深深影響著無形資產的價值判斷。例如某些專利權,在判斷的某一個時刻,它可能奇貨可居,但隨著時光的飛逝,不管它是普及化了,或是被取代了,就可能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知識經濟可怕的地方,一個專利權可能隨時被取代,不要提保護的議題,光想想可以利用其作為帶給企業利潤的時間是那麼的短,就足以讓企業膽戰心驚。
再談談資產的鑑價報告,鑑價報告只是在那一個時點的資產價值,嚴格來說,是有使用期限的,而期限甚至會因為評價的東西不同而有所不同,差異很大,而這樣的一個報告,如果一不注意,就可能誤導報告使用者。
其實同樣的問題,同樣適用於會計師的簽證報告,會計師的簽證報告同樣也存在著判斷,包括他對該受簽企業是否有永續經營的疑慮,或者包括各種會計原則與方法是否適當,包括某些科目的提列是否適當,這些都牽涉到專業的判斷。而簽證報告同樣也存在著,他所簽核的意見,即是他所簽證時的當時時點所做下的判斷,那時沒有問題,並不代表之後就沒有問題,所以投資人在閱讀經過專家確認或是提出的鑑價報告之時,正確的態度才是保障己身的首要,盡信書不如無書,錯誤的地圖不如沒有地圖。
當我們尋尋覓覓在尋求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之時,是不是應該回到原點,思考什麼才是企業的未來?什麼才可以帶給企業未來?而無形資產如果是問題的答案,那我們該如何開掘,如何善盡它的潛能,點石成金?要如何開掘,才能發現金礦?
(作者是會計研究月刊總編輯)
【2005/05/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