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5日 星期三

伊藤榮堂 結構大變革 整合戰力 全員出擊

■ 戴國良
日本最大零售流通集團伊藤榮堂(簡稱IY零售集團),旗下三大主力企業———日本7-Eleven公司(連鎖便利商店)、伊藤榮堂(購物中心)及Denny's餐飲連鎖店,4月宣布共組控股公司,以追求合併綜效。
消息傳來,引起日本零售流通業震撼,新控股公司命名為Seven & I Holding,預定9月1日成立,將扛起十多家關係企業經營策略規劃及管理的重責大任,表現優秀的伊藤榮堂董事長鈴木敏文將兼任控股公司董事長及執行長。
成立控股公司
鈴木敏文表示,成立控股公司目的有三:
一是讓集團企業價值最大化,並發揮綜效。
其次,面對全球經濟與市場遽變,伊藤榮堂須透過組織與經營革新,才能有效因應時代變化,並保持結構性的長期競爭優勢。
三是順應公司治理的世界潮流。新控股公司的11位董事中,有二位外部獨立董事;五位監察人中,有三位外部獨立監察人。合計董監事成員近三分之一是外部獨立人士,可以充分發揮公正獨立客觀的議事原則,督促旗下企業的經營方針、經營策略及財務績效,確保企業邁向正確的方向,並保護投資大眾的持股權益。
鈴木敏文表示:「這是伊藤榮堂1920年創立以來,最大規模的結構性大變革,也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過去三大公司各做各的,互相綁在一起,就像一個生命共同體,未來只有集團資源與力量的整合,不再有個人英雄式的表現。因為,這是一個講求團隊經營的年代。」
發揮四大綜效
伊藤榮堂零售集團關係企業十多家,集團營收額逾6兆日圓,連鎖商店總數2.9萬家,每天來店人數高達1,800萬人次。
鈴木敏文認為,控股公司成立後,可發揮四大綜效:
首先是「商品綜效」。未來旗下三大公司的商品開發、原物料採購、生產製造、物流運籌及行銷情報等五個領域,將做到基礎資料及作業共有化及共通化,以提升商品開發、採購、物流及行銷效能,創造商品差異化與控制成本。
第二項綜效來自於全球化。伊藤榮堂集團的全球化布局,目前的焦點放在中國大陸市場。1996年,即已在大陸設立成都伊藤洋華堂,成立大賣場。2004年4月15日,日本7-Eleven在北京開設第一家便利商店,該公司也成立7-Eleven北京公司,以便在中國大陸大展鴻圖。2005年8月預定開設第一家食品超市。
鈴木敏文表示,預計到2008年,會在大陸開設350家7-Eleven便利商店、12家購物中心,以及20家食品超市。尤其便利商店方面,將朝向全球2.9萬家的目標加速邁進。
目前,7-Eleven在日本有10,800家店,美國5,788店、台灣3,680店、泰國2,861店、南韓1,179店,中國大陸市場是7-Eleven未來20年成長的希望。
成立控股公司也可望帶來金融服務綜效。伊藤榮堂另成立提供金融零售服務的IY銀行,負責在便利商店安裝1萬部自動櫃員機,也發行IY卡,並推動與外部金融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異業聯盟,希望透過日本2萬多個零售通路據點的通路功能,促進業務發展。
伊藤榮堂所追求的最後一項綜效來自系統整合。新控股公司將積極整合集團內資訊系統,包括店面訂單作業、物流配送、卡片共用、會員資料庫、店面管理以及網路通訊功能等,邁向跨平台大整合。
鈴木敏文強調:「企業要永續及領先經營,不能留戀過去成功的歲月,必須面對當前及未來國內外大環境的演變,前瞻性的預作規劃及轉型。唯有洞察改變的內涵及方向,訂出有效的改革因應方案,並加快落實執行,才能確保每一階段的成功。」
不過,業界人士認為,三家公司換股的比率,與各公司實際營運表現並不相當,集團中的金雞母日本7-Eleven(簡稱SEJ),獲利表現最佳,股價也走強,相對伊藤榮堂營業表現下滑,股價亦呈疲軟走勢,三家公司合併換股,似有要以強補弱的用意,9月控股公司成立以後,是否能展現具體成績,扭轉這種負面看法,值得觀察。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2005/05/2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