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2日 星期日

資訊業 遊戲規劃變變變

■ 詹文男
隨著國際資訊大廠訂單的持續加碼挹注,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去年繳出不錯的成績單。資策會調查顯示,以資訊硬體產業而言,包含筆記型電腦、主機板、液晶監視器、數位相機等產品2004年總產值達6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是七年來最高成長幅度,預估2005年仍將成長15%以上,產值將超過700億美元,各項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亦將逐步提升,再度顯示台灣資訊硬體產業全球實力不容小覷。
全球資訊產業大變化
然而,在我國資訊產業全球地位逐漸穩固,並持續享受高成長果實的同時,全球資訊產業已產生一些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更牽動整個產業結構的重整,包括:
1.低價產品成主流,廠商獲利空間再壓縮:不管廠商迫於競爭,抑或為爭取消費者青睞,低價資訊產品的推出,已成一股勢不可擋的狂潮,橫掃全球,此一趨勢對於我國爭取代工機會雖屬有利,但也將進一步壓縮廠商獲利空間。
另一方面,低價產品盛行,將產生產量成長但營收不一定相對成長的狀況,如何突破成長瓶頸,將是廠商現階段亟待解決的課題。此外,為擴大市場,吸引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消費者將成為首要任務,因此除低價搶攻外,產品造型設計亦將成為重要訴求。
2.大廠集中度提高,買方力量大幅增強:在規模經濟效果發揮下,大者恆大效應加速發酵。這可從筆記型電腦、主機板或者面板產業,不論從市場端品牌廠商的發展,或者生產端供應廠商的變遷來觀察,都可以發現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若非前幾哥,發展前景就受到相當的質疑,主要就在於規模效益所致。此一趨勢對我國廠商的談判力量產生不利的影響,且進一步壓縮廠商獲利空間,微利化就此成為廠商的夢魘。
3.價值活動的專注,焦點策略性集中:由於競爭趨於白熱化,廠商愈來愈專注於本身擅長的價值活動,亦即國際大廠把焦點逐漸轉移於品牌經營及市場行銷,而把設計製造交給台灣、南韓、甚至大陸等生產基地。因此擁有系統設計能力與全球運籌體系,將成為爭取國際大廠訂單的必要條件。
4.上下游緊密連結,生命共同體成形: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及迅速反應市場變化,下單廠商及供應廠商的資訊系統連結將更為緊密,生命共同體的雛形將出現,共榮共枯將成常態。而為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虛擬集團逐漸成形,投資併購風潮湧現:或為了獲得規模經濟、或為了彌補本身的不足,國內資訊產業將逐漸整合成數個虛擬集團,以提升實力來爭取國際大廠訂單。有些集團已浮出檯面,其他集團正在形成,預計資訊產業版圖這二年將會進一步重整,各種併購及相互投資將盛行。
5.遊戲規則在轉變,典範逐漸轉移:由於低價電腦不斷攻城掠地,甚至出現免費電腦,廠商的商業模式亦不斷改變,衝擊市場生態,過去「買硬體送軟體送服務」的方式,逐漸轉變為「買服務送硬體及軟體」所取代,市場遊戲規則逐漸改寫,廠商經營策略及下單行為將被迫改變,我國廠商生產與供貨模式勢將重新調整。
準備充足 迎接新挑戰
以上的趨勢變化正如火如荼的發展中,如何做好充分準備以面對這些迎面而來的挑戰,將是我國資訊電子產業能否再創新局的關鍵。事實上,不僅是資訊電子產業面臨嚴峻的考驗,目前台灣所全力發展的高科技產業,亦面臨全球產業成熟化、東亞國家競爭加速威脅,亟需進行產業轉型及另謀創新商業模式。而其成功要素在於「人才」,亦即如何培養更多能夠前瞻趨勢、綜觀全局的優質產業經理人,絕對是目前產業發展最重要的議題。
(作者是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主任、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級專家)
【2005/05/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