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管理挑戰》企業抗寒 五招保命術

處於劇變時代,企業經營者的工作有了180度的轉變,重新調整心態是當務之急。

顧問業者Booz & Company資深合夥人布蘭史達(Paul Branstad)、傑克森(Bill Jackson)以及執行長巴納吉(Shumeet Banerji)日前在《策略與企業》(strategy + business)期刊撰文,為企業經營者如何積極行動抓住新機會,指點迷津。

三位作者強調,這是企業千載難逢的機會,不過也指出,人都有靜觀其變的天性,希望自己的公司會安度景氣低谷,毫髮無傷,但是等待絕不是一個選項,期盼更不是經營者應有的作為。

相對的,企業經營者應客觀評估公司的營運,判斷是否有生存的空間,然後劍及履及、毅然決然的去執行根據上述答案所擬的行動方針。

體質不佳的企業,應該被嚇得不知所措。如果你的企業目前的市場地位岌岌可危,此時最好面對事實:企業可能踢到鐵板或業績大幅縮水。此時你握有的最珍貴資產是時間,不過時間也許並不充裕。

作者建議,企業應思索如何將資產和人力作最佳的配置,讓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成功的最高機率。

聚焦優勢產品

但對其他還未陷於絕境的企業而言,景氣逆轉反而是項恩賜。三位專家認為,此時企業的首要之務是,透過以下五個行動主軸,儘速建構實力。

重新評估業務組合,淘汰獲利貢獻微不足道的業務。拋棄品質低劣、和競爭者大同小異的產品,把全副心力放在表現最好的業務、產品、客戶和企業本身最獨特的能力上面。

資金投入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和服務,用於建立科技力、設計及製造力,達到適當的成本,以及有效接觸、服務顧客的能力。

做好過冬準備

市場需求不會馬上回復熱絡,售價和獲利率面臨愈來愈大的滑落壓力,應儘快從公司內部創造投資資金。

透過重新聚焦業務組合,讓公司握有最多的現金流量。

將公司的研發和資本支出分類,聚焦於核心業務。保住低利率融資,儘量壓低營運資金,對於上述的財務目標設下高標,儘可能握有現金。

預想未來產業結構

這次的經濟降溫,是企業重新定義競爭定位的千載難逢機會。如果目前市場上有五個主要的參賽者,明天是否會減為三個?在版圖重劃的過程中,你的企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是否應將一個參賽者推下懸崖?有能力做到嗎?或者即使自己是重量級廠商,應考慮將公司脫手嗎?

必須製作一張產業路徑圖,然後決定在這個板塊中自己要定位在哪裡。

研擬作戰計畫

別把研發、新產品開發和資本支出視為固定成本,這些都是必須列為優先的投資。而且投資行動不能慢半拍,待新產品可以面市,新生產線就緒,它們便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

併購策略也應研擬妥當。一旦投資人發現,體質佳的企業股票賤賣,就會帶動績優股上揚。一旦這件情形發生,擁有必要財務資源的企業,就會收購具有吸引力、可以互補的小型對手。在各種資產價值大幅縮水下,研發、新產品開發、併購資金,或許比外部投資計畫創造更高的報酬率。

冒明智的風險

雖然「通貨緊縮」預測紛紛出籠,不過景氣一旦回升,會帶動另一個周期的需求引發、投機炒作價格盤升。為了自保,企業應對值得信賴的產能,維持固定價位,並且密切注意必須進行避險的訊號。

也要重新調整貸款。預期會有一段時間,可取得相對低固定利率的長期信用,如有這種情形,儘快取得可預見未來所需的長期貸款。

作者最後強調,這一波景氣亂流不會馬上消失,「我們處於驚濤駭浪之中,不過,我們也處於果斷採取策略性行動,能創造無可限量長期價值的時期。在這個機會點做好萬全準備,對企業未來幾年的競爭優勢攸關重要」。

【2009/01/1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