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9日 星期一

善用資深人力 企業撐起傳承之橋

【經濟日報/陳珮馨】
戰後嬰兒潮世代逐漸步入中老年,紛紛向半輩子的職場遞出退休公文,面對一波波退休潮,企業逐步感受到「人才荒」威脅,人力資源網突然破了洞,該如何留人留才,成為台灣企業未來十年的關鍵戰役。
面對嬰兒潮退休的龐大壓力,歐美企業開始挽留資深的優秀人力,政府延後法定退休年齡,美、英、德等國平均退休年齡是60到65歲之間,日本、南韓等亞洲國家,平均退休年齡高達65到70歲,墨西哥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但是實際的工作年限超過70歲。
勞動市場嚴重失衡
相較於國外趨勢,台灣人傾向於提早退休,1999年以來,台灣的平均退休年齡低於60歲,中高年齡的勞動參與率,也一路掉落至去年的52%;少子化則是另一端的威脅,台灣總生育率驟降到去年的1.1%,可以預估未來五到十年,勞動市場將嚴重失衡。
不過,現代退休族對退休生涯更有計畫,很少枯坐等死;美國退休人協會調查45歲以上的人們,其中有69%的人希望到65歲時還能工作,更特別的是,十個人裡有八個人,希望退休後找一份兼職工作,無論如何,就是不要脫離職場。
「退休人是很大的pool(人才庫)。」萬寶華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李崇領觀察,尤其全球產業移動下,許多國家都面臨人才缺口,就像是一只大漏斗,不斷往下竄流。
他引用國外研究,企業想要彌補人才缺口,10%可以從隱藏性的人力市場找,20%透過委外、派遣尋才,30%來自現有員工升級,最後40%也是最龐大的來源,則應該延緩退休,留住資深人力。
「勞動力很現實,你一旦讓他跑掉,要回來就難了。」李崇領說,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員工還沒離開,先行留才;明基電通人力資源處資深處長童文池也認為,優秀的資深人力是資產,若是平白流失了,實在非常浪費,關鍵在於,企業必須找到好方法,才能善用這批人力。
首先,「企業能否創造更多元的工作」,將是善用資深人力的第一步。李崇領認為,中高齡員工的要求不多,他們只是期待工作更有彈性,不一定要朝九晚五,也不希望長期加班。
例如,職位共享(job sharing)就是極好的方式,李崇領表示,年齡較大的員工,比較重視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如果能兩人共享一個職位,只要設計一套交接程序,彼此約定你負責上午、我負責下午,或是一周分兩半,企業只需要付出一份薪水,就能得到兩人的經驗。
也可以請快退休的資深員工,帶著徒弟一起做專案,透過人與人的互動,許多無形的寶貴經驗,就能傳承下來了。
師徒制 經驗傳承
許多企業透過顧問方式,重聘退休的員工,也是希望善加運用資深人力。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來台設立信用卡部門時,聘用的第一任主管退休後,公司立刻聘他當顧問,每天進辦公室半天,親身帶著接手的同事一起辦公。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人力資源處一位前任資深副總裁退休後,也是透過顧問身份,重新回到職位上,繼續奮鬥了五年時光,最後半年時間,他親自幫公司找好下任人選、辦妥 一切的交接程序,才真正揮別職場。
不過,資深人力的運用仍有階段性,「企業需要傳承,把位置留給下面的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台灣區人力資源處資深副總裁陶尊芷說,匯豐銀行明文規定,專業的資深人才退休後,主管可以提出申請、邀請對方留下當顧問,薪資不打折扣,但是仍定65歲為最高年限。
打造友善的環境,也是企業吸引優質資深人才的要件。李崇領認為,企業應該多巧思,幫年紀大的員工量身打造一套勞資制度,例如更好的醫療福利,老一代的員工沒機會學電腦,就應該增加資訊訓練,上了年紀視力吃緊,就必須提供大螢幕的電腦等。
平常,則要安排跨世代員工,更多的共事機會,透過專案合作,資深員工可以分享失敗經驗、提醒年輕人別走遠路,同時也從年輕人身上,吸取更寬廣的創意點子。
統一超商門市從十年前開始聘用中年員工,統一超商人力資源室Team經理田春蘭表示,最初遇到的挑戰,就是同一家店裡,年輕人不太習慣和「老人」共事,找不到溝通的語言。
不過,隨著時間改善,漸漸找到相處之道,年輕人可以從年紀大的員工身上,學到許多待人處事的技巧。統一超商副總經理吳國軒也發現,40、50歲的婦女站門市,遞出的不只是僵硬的商品及制式化的服務,更多了一種溫暖的親切感。
在專業技術性高的產業,已退休的專業人才,就像源源不絕的泉水,企業若能牽引管道、好好導水入庫,也是促進資深人才回流的方式。
預計五年後將湧現大批退休潮的中國鋼鐵公司,很早就注意到人才斷層的嚴重性。中國鋼鐵公司訓練中心主任趙立功表示,中鋼平均人力集中在49歲上下,是經驗最豐富的年紀,但也遇到了退休關卡。
設人才庫 後備支援
這批人數龐大的世代,一旦退休離去,中鋼累積20幾年的經驗資產將會化為烏有。因此中鋼很早就建立一套內部的「退休人才庫」,專業員工辦退休時,一定要經過會談、留下資料,每年定期保持聯繫,隨時更新地址。
萬一遇到突發狀況,立刻就能聯絡上,請求專業支援,或是禮聘回來當顧問。尤其鋼鐵是極度專精的領域,許多年資20幾年的員工,一手掌握了關鍵技術,就算花兩年時間帶新人,都無法盡興傳授。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媒合平台,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三年前,中鋼企管顧問公司因應成立,起身為中鋼關係企業服務,除了把幾十年的經驗,有系統地傳承管理,還擔任起仲介人,把退休的專業人才,轉介到關係企業各單位,扮演顧問角色。
「要把中鋼人的腦力發揮出來!」趙立功說,事實上,20幾年前的中鋼,曾經延聘許多日本退休的技術專家,遠赴台灣傳授秘辛,成為台灣鋼鐵產業起飛的觸媒,如今,中鋼已經成為各國觀摩的對象了,如何善用老而珍貴的人力資本,將是下一階段的重要議題。
伴隨著一波波的退休風潮,退休人力市場隱然成形,專業的退休人力派遣公司是否會應運而生,搭起企業和退休人才的橋樑?
李崇領認為,目前台灣這類需求還不明顯,最多是以專案外包或企管顧問方式進行,不過放眼未來,勢必走上這條路。
不過,回到基本點,善用資深人力的關鍵在於,企業是否願意換上另一副眼鏡,嘗試從中高齡員工的角度,眺望不同視野。「優秀員工等於年輕員工?」李崇領質疑,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亞洲企業都有年齡迷思。
究其原因,亞洲的經濟成長較為活蹦亂跳,年輕人腳步快、反應靈敏、衝勁十足、薪資便宜,較能搏得企業喜好,但是企業忽略了一點,年輕人經驗不足、傳承不夠,正是資深員工能補足之處。
陶尊芷也頗有感慨,常會遇到公司徵才時,單位主管開出年齡條件,她就會出面溝通,追問限制年齡的原因,大半理由都不成立。在她眼中,資深工作者比年輕人,更懂得職場倫理,也更快融入組織規範。
年齡迷思 亞洲常見
一般人總認為,年紀大的人不願意學新事物,陶尊芷很不以為然,她看過很多資深員工,一步步從頭學起,如何操作電腦、製作PowerPoint,沒兩下子就熟練貫通了。
李崇領舉一份美國州立大學調查,發現嬰兒潮世代的工作忠誠度高,只要是為公司利益,絕對是全力以赴,無論是進修新技能、或是投入新領域,和年輕人比起來,一點也不遜色。
若能把「年齡」變項拿掉,人力資源市場將無限寬廣,全球頂尖商業開發公司Age Wave創辦總裁戴科沃(Ken Dychtwald)觀察指出,戰後嬰兒潮世代將是商機所在,吆喝大家「搶占2億人市場」。
龐大的中高齡消費市場背後,隱藏著極大的人才需求,「誰最了解中老年人?」答案當然是中高齡世代本身,身處於人才競爭時刻,誰能掌握人才,誰就在起跑點占上風。
【2006/10/09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