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豐田精神 締造供應鏈新優勢

【經濟日報╱邱婉晴】
台灣工具機產業藉由群聚方式,形成緊密的上、下游供應鏈關係,然而,供應鏈中卻存在著金流、物流及資訊流等問題,包括:複雜網絡、庫存充斥、供需無法平衡、上下游資訊落差、預測誤差造成不正確訂單、組織間目標衝突等。
將豐田式生產系統精神導入供應鏈上下游整合,可以有效解決供應鏈體系面臨的問題,具體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擬訂策略目標突破限制。國內工具機產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憑藉著彈性製造與靈活市場策略,利用產業群聚與網絡關係,達到1+1>2的綜效,現可運用豐田管理手法及概念,突破生產及供應鏈運作瓶頸及限制。
步驟二:建立改善共識消除浪費。企業的八大浪費,包括:過量生產、等待時間、運輸、庫存、過程(工序)、動作、產品缺陷以及忽視員工創造力。就整個供應鏈系統來看,則包括各個供應鏈成員企業之間的協作問題,譬如:企業間資料和資訊傳輸失真、送貨不準時、不合理的庫存結構、運輸管理的複雜性等。
步驟三:塑造共好的協同關係。要在嚴峻的競爭環境下生存,工具機廠商必須與供應商建立良好關係,使內部各相關部門與外部的供應商間,建立協同與策略上的長期合作關係,達成資源共享、資訊同步化的目標,降低整體供應鏈的生產成本。
步驟四:重建或改善作業流程。以JIT為基礎,縮短前置時間(Lead Time)及降低上下游庫存為目標,重建或改善配銷管理、採購管理、原材料配送等作業流程。
步驟五:電子化資訊系統的整合運用。透過企業資源規劃及供應鏈管理、先進規劃與排程等電子化資訊系統的整合運用,提升整體競爭力。
21世紀打的是供應鏈體系之間的戰爭,工具機業者們必須整合彼此的核心能力與資源,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顧客多樣化產品與服務,共同迎戰產業升級的考驗。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師﹞
【2007/12/1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