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職場觀察》老師變老闆

【經濟日報╱鄭秋霜】
不少企業經營者,踏入商場前曾為人師表,他們也把諄諄教誨的精神帶入企業,有助於企業發展成學習型組織。
點水樓總經理周明芬畢業自師大國文系,熱愛文學,近年來點水樓訴求「讓文學遇到餐廳」,推出「金庸宴」、「張愛玲宴」、「徐志摩宴」等菜色,頗受歡迎。
周明芬自己熱愛學習,也積極鼓勵員工學習。她笑說,一開始是「用拐的」。一她會先印一些短篇好文章給員工看、分享心得,隨後再透過送書、讀書會等方式,逐步提高員工的閱讀量,藉此形成一個平台,讓他們分享更多的創意,凝聚更多的共識。
鼓勵員工學習
她有感而發地說,領導者如果以為自己最厲害,讓員工有「不論我多努力,都比不上」的挫折感,就不易形成創意的激盪;她謙虛地說:「還好我是個很平凡的人,所以能激勵員工不斷發想」。
員工不斷激發的創意,經常讓周明芬驚艷,例如一位廚師研發私房湯品,還命名為「器宇軒昂湯」,獲得大家無異議通過。「拿鏟子的廚師也能這麼有文學氣息」,讓當過老師的她與有榮焉。
周明芬一心想把公司變成學習型組織,她要會計人員開課,教全體員工閱讀財務報表。周明芬深信,讓廚師看得到、也看得懂損益表,他們會更有成本概念,也會更關心研發成果的市場反應。
三采文化總經理張輝明畢業自師大美術系,也把為師之道運用到企業經營,在公司裡贏得「張老師」的稱號。
熱情分享包容
三采員工表示,張輝明看到好文章或好觀念,會熱情地與他們分享,讀到好書也會介紹大家一起研讀;也鼓勵他們閱讀報章雜誌及上課進修。早年,三采推出美工DIY書籍,張輝明還帶著員工上山下海找材料,被員工形容為「校外教學」。
為了鼓勵員工學習,根據不同工作性質,公司訂有不同的進修額度上限。
老師變老闆,似乎也較能容許員工從錯誤中學習。張輝明認為,每一次的經驗都可當做「教材」,幫助員工及公司不要重蹈覆轍。他強調:「包容是為了從錯誤中學習正面的力量,因為責備不會產生正面的力量,而且也已經無法彌補錯誤。」
一位上班族觀察,「老師型老闆」的最大特色在於「很肯教」,讓員工有「上課」的感覺;但相形之下,員工要「懂得聽」,才可能體會老闆的用心,如果無法認同老闆的特色,可能會覺得老闆很「愛唸」。
推動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需要持之以恆,以及人員的認同與參與,循循善誘型的老闆,更是一股助力。
【2007/12/1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