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8日 星期一

智慧大富翁》饒舌真饒舌嗎?

■ 林富元
我是聽60年代的披頭四合唱團的搖滾樂長大的,一直認為只有60年代的音樂才有深遠雋永的價值。而且我小時學古典鋼琴,高中到現在玩了30幾年的搖滾樂演奏,對音樂並不陌生。
不過,我十多年來對饒舌音樂始終心懷抗拒,就如同當初我的父母親排斥早期的搖滾樂般。我始終認為,一種音樂如果沒有某個程度的旋律創意及樂理的奇妙應用,基本上只是缺乏音樂才能與素養者的粗糙創作而已。尤其饒舌音樂經常涉及黑人或墨西哥裔幫派的言論、態度、行為,更造成我和許多人對它的不悅或看輕。
有一天在一個聚會中,一位印度裔女學生就此問題提出討論,她說:「許多人討厭或否定饒舌音樂,是因為這種音樂毫無價值?還是因為對它缺乏瞭解?」
她過去也不喜歡饒舌音樂,認為它根本不配稱為音樂。有一天,好友招待她到家裡,順便選了幾首富有創意的饒舌歌曲讓她欣賞。本來她想要拒絕,但是朋友說了一句話:「Lend me your ears for a few minutes (請借我一下妳的耳朵,試試聽聽看)」。她勉強答應,卻在後來的數十分鐘內被或感動或煽情或強烈的數首饒舌歌曲吸引了。
「請借我一下妳的耳朵,試試聽聽看」,這是個多好的出發點!
碰到許多生活、工作上的阻撓與抗拒,若能與對抗不悅的對方互相借用一下耳朵,聽聽一些與自己認知大不相同的論調,不知道是否可以拉近距離,緩和對立,進而互相欣賞感謝?
其實我喜歡60年代的音樂,主要因為那是我所熟悉的時代,是我的安全地帶 (Safety Zone) 。其實我不只排斥饒舌音樂,對於60年代之前與之後的許多其他音樂,多少會看輕。
當然每個年代都有曠世之作, 但我覺得70年代除了齊柏林飛船合唱團等可視為60年代的深度延續,其他音樂都登不了大雅之堂。70年代末期的Disco過於膚淺;80年代的麥可傑克遜雖有佳作,金屬搖滾也有好戲,但整個年代的音樂缺乏社會反省,過於浮華;90年代,雷鬼、饒舌等另類音樂 漸漸自立宗師。
可是我始終不解:欣賞MTV是在看跳舞還是看電影?是否人們已經無法用腦筋來純聽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震撼?何以瑪丹娜可以長青,小甜甜等年輕歌手可以席捲社會?
或許,年輕朋友認為我只是個緬懷安全地帶的老頑固,其實不全然,相對之下,我是非常有彈性而可以兼容並蓄的人。
這時候我會回想這位印度裔女學生所做的結論。她說,所有的音樂,就像所有的人物、言論,都反映時代脈動,起自於人們的心聲,匯聚成歷史的見證。有價值的東西,自然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在眾人之前;沒有價值的東西,自然無法長期地欺騙大眾。我們只需要開放心胸,用寬廣的心態去借用一下耳朵,讓音樂自己來告訴你它的價值。
同樣的道理,運用在待人處事、與人合作、整合資源之上,不也行得通嗎?不同的意見、派系,對立的團體、區域,「 請借我一下你的耳朵,試試聽聽看」,這是多好的出發點!
(Blog 網站:www.happyboblin.com;矽谷橡子園創投共同創辦人、多元投資顧問、矽谷玉山科技理事長)
【2006/05/0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