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日 星期日

ISO 10015:讓訓練與績效劃上等號(下)

■ 呂玉娟
綜觀ISO 10015培訓品質管理標準,具有以下兩項特質:
連結人力投資與企業績效:衡量教育訓練投資的報酬率的關鍵,在於教育投資訓練是否為企業或組織帶來績效,必須將訓練與具體績效的提升兩者結合。ISO 10015提供清楚的路徑圖,引導企業對人力投入健全的訓練投資,透過領導管理把訓練與績效連結起來,利用策略促進績效。因而,成功的訓練不只看個人的能力是否提升,更要看個人接受訓練之後是否能發揮潛力貢獻公司。
消除績效鴻溝促成組織效能:一旦企業或組織認定訓練是終結績效鴻溝的有效方法,人力投資就成為「適當的訓練」及「有效的學習過程」的代名詞。ISO 10015將訓練界定為四步驟過程:分析(Analyse)—計畫(Plan) —執行(Do) —評估(Evaluate),具體說明每個步驟的操作條件,也建立每個過程的檢視流程,如此清楚的途徑,讓訓練管理聚焦在每一個投資訓練的實際內容上,協助企業連接訓練、績效目標及評估。
ISO 10015涵蓋四個步驟。中間是「監測」(Monitoring)部分,監測的內容包括下列四步驟,以確認執行後的步驟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及是否符合原本的需要,必須一開始就將此步驟獨立出來。
訓練需求界定:透過面談、詢問、團體討論或觀察,對組織進行現在與未來的需求分析,評估訓練需求,可分三個步驟。
步驟一組織分析;
步驟二職務分析;
步驟三績效分析,找出績效缺口。
訓練計畫是為了針對組織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績效缺口的分析包括:組織所需要的競爭力、以往的訓練結果、目前的缺口、要求改善措施、要求訓練結果。
訓練設計規劃:包括四個步驟:
1.列出具體限制,如法令、經費、合適的員工與教練、員工的心態與態度等;
2.選擇適當的途徑:包括如何的計畫是適當的、由誰來提供訓練等,典型的訓練途徑有線上學習、離線課程、師徒制度、工作指導、自我訓練、遠距學習…;
3.界定計畫內容;
4.選擇計畫提供者。
訓練提供:組織提供工具、設備與教材,提供適合受訓者能力的課程,並要求訓練成果表現在工作績效上,在訓練的最後階段,培訓者與受訓者都必須向管理者報告成果。
訓練結果評估:評估程序必須確保訓練的有效性,並符合短期目標,檢視程序與內容包括:受訓者的滿意度、受訓者在知識技能上的增進程度、受訓者在工作上的績效、受訓者在管理上的滿意度、對公司所產生的影響。
要確保每個訓練階段的內容都達到要求,一旦沒有達到,立刻採取修正措施,如此訓練內容的品質就可以確保。
知識經濟時代,只有靠高品質的人力才能延續企業的命脈,教育訓練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議題與任務,而非「最好要有」的附加條件。同時,訓練必須被良好地規劃與管理。
歸納來說,ISO 10015可獲致如下效益:
1.為培訓流程建立指導方針及制定的標準;
2.核對構想,制定關於培訓流程有關的行動;
3.為培訓移轉形式及教學方法的持續發展建立推動力;
4.確保組織績效要求、個人能力及培訓計畫的一致性;
5.最終目的是促使組織透過持續改善的力量,邁向學習型組織。
ISO 10015提供了一種連結訓練與組織績效、促成組織效能的管理工具,有心發展人力資源或教育訓練品質不彰的企業,不妨多多留意。(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能力雜誌總編輯;資料來源:Ade-QuaT&E、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欲了解ISO10015相關資訊及課程可洽:中國生產力中心ISO 10015專案小組:1862@cpc.org.tw或1946 @cpc.org.tw)
【2006/04/0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